加载中…
个人资料
付小平V
付小平V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525
  • 关注人气:2,0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和孩子作对(转)

(2012-10-27 11:37:48)
标签:

教育

杂谈

幼儿园

育儿

分类: 教育文选

就因为孩子不肯服从,幼儿园老师揪住孩子的头发旋转,直至孩子晕厥?

上幼儿园第一周,女儿非常开心。三天后,她主动对妈妈说,妈妈你不用陪我了。想着三岁的她,要自己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而且语言不通(她说中国话,其他孩子说德语),真为她的勇敢感到骄傲,也隐隐有些心疼。

每天回家我都会和女儿聊天,得知她在幼儿园玩得很高兴,还结交了新的朋友。老师说,女儿独立性强,很有主见,适应新环境没有问题。老师还说,她交这个朋友很重要,既能享受友谊,又能学习语言,提高沟通能力。

这里要说明一下,用“老师”是为了照顾中文习惯,德国幼儿园不称“老师”或“阿姨”,孩子们直接称老师为某某女士或某某先生。女儿所在班的“班主任”叫克吕格尔女士。还有,中文习惯说,孩子在学校(幼儿园)“表现好”、“乖”、“听话”,但在欧美的幼教理论中却是错误的引导。孩子成长不是为了“表现”,更不是为了“乖乖地听话”。

身为来自中国的父母,我们有时也会忍不住对孩子说,在幼儿园要听老师的话,表现好一点,做个乖孩子。这种想法注定是徒劳的,由于抢玩具、语言差异等因素,女儿的友谊和人际关系很快出现了问题,产生了“不上学”的念头。

有一天,女儿对我说,她中午想和大家一块儿睡午觉,但是克吕格尔女士不让她睡。我也观察到,女儿下午总是出现疲惫的神态,显然中午没有睡觉。于是找克吕格尔女士交流。她说,女儿睡午觉又吵又闹,影响别的孩子。克吕格尔女士以为她不想睡觉。我告诉她说,女儿有睡午觉的习惯。

于是克吕格尔女士每天坚持尝试让她睡觉,但是女儿的反抗越来越强烈。她不仅敲床掀被,还唱歌跳舞。克吕格尔女士说,并不是交流问题,女儿完全明白她对睡觉的要求,但是故意调皮捣蛋,而且日复一日,乐此不疲。园方希望家长能够配合一下。

这不是我印象中的女儿。女儿向来通情达理,容易沟通。我们问她有没有吵闹,她供认不讳。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这样就可以不去上幼儿园了。她还说,老师叫我不闹,我就要闹。

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是身为中国人,我不知道要不要直言不讳地告诉老师她做错了。又耐心等了两天,还是不能解决。老师也出现不耐烦情绪。这时我最担心的是,老师因此给女儿贴上标签:“调皮捣蛋的孩子”。于是和老师商量,如果还是不行,那么让妈妈带她回家睡午觉吧。老师同意了。

谢天谢地,克吕格尔女士改变了主意。她说,我应该再多付出一些。于是,当女儿再度激烈反抗的时候,她不再强迫她睡觉,而是把她抱起来,走到另外一个房间,单独为她铺好床被。女儿一下子就安静下来,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这个房间是小朋友玩耍的地方。如果有小朋友比女儿先醒,克吕格尔女士会让他们暂时到别处去玩,因为女儿需要在这里睡觉。

自此以后,每天中午,克吕格尔女士都耐心地为女儿单独铺好床被,并为她守护安宁。那个调皮捣蛋的小姑娘不见了,我的女儿幸福地睡着午觉。

就这样过了大约一周,女儿对我说,她可以到大寝室和大伙儿一块儿睡觉,不再吵闹了。克吕格尔女士让女儿过去睡了,一切回复正常。

这时候我看到国内媒体报道说,某地幼儿园老师因为孩子挑战她的权威,坚决不肯服从,就揪住孩子的头发旋转,直至孩子晕厥。我心惊胆战地想象着,假如女儿遇到这样的老师,会有什么样的遭遇?我心里对克吕格尔女士充满感激,也更加信任她的专业能力。

孩子不是你的敌人,永远不要和他作对。暴力有可能吓住孩子,但是征服不了他的心。要想和孩子顺利沟通,关键是取得他的信任。取得信任的方法非常简单,那就是让他知道你爱他,信任他,而不是把他当作坏孩子,敌视他,征服他。

耶鲁大学格塞尔儿童发展中心编著的《你的三岁孩子》中谈到这个问题时,给出了同样的建议:尽你所能,避免冲突;时不时地,就让他赢(Stay out of conflict when you can. Even let him win at times)。

(本文摘自《南方周末》,2012年10月26日,作者为卡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