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早期教育

(2012-06-17 20:24:24)
标签:

早期教育

教育

育儿

分类: 原创博文

最近几天,关于需要不需要早期教育、什么是真正的早期教育等围绕早期教育的话题,在微博上引起了热烈讨论,昨天还就“教育即生活”还是“生活即教育”这个有争议的话题引起了一定的波澜。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这几天的讨论进程(仅限于@付小平V所关注的几篇博文,限于精力,无法网络全部,如有疏漏,敬请谅解):

1、6月5日,@喵喵吴发表的一篇博文《最该培养的品格是:独立思考能力,自我反省能力,爱,勇气》指出:“父母最应该留给孩子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精神指引。另,最重要一点,大人如果自己小时候没有解决这些问题,长大了得完成对自己的教育,以身作则。我正在努力想要做好这一点。 http://t.cn/zODeY54”。文中介绍了作者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发生的3件生活小事,由此回忆了作者本人的成长经历。她也“从此开始自省之路,并想办法改变自己。我想把小时候欠的教育债,尽可能补上,也许困难,但得坚持。”最后她还表达了改变的决心:“我在怕什么,我自己很清楚。不想再为自己找理由了。勇敢,其实不是没有恐惧,而是敢于面对。”

@杜可名在评论中说:昨天和@Thompson_Tuo见面谈早期教育,他说了很多个“我”“不可能”怎样怎样。上周见了一个做培训学校的,也是把现在的大环境和不可能挂在嘴边。可是,请你看看这位普通妈妈写的育儿日记,很赞。可不可能,取决于你有多想,你有多用心。

@付小平V在@巴学园转发的上述评论中回复:不可能只是借口,改变从自己开始。

更多评论和回复见原微博,在此不赘述。

2、6月14日,@人淡如菊之菊 发表博文《关于早期教育》(后私信了解是转发文章)指出:“早期教育本来应该是我们最无话可说、最没事可做——家长和小孩都最无忧无虑的一个人生阶段,孩子们该吃吃,该玩玩,该睡睡……多轻松自由的一个生命时期啊,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早期教育却几乎成为了我们谈论最多、关注最深、投入最大的一个“新”领域了。”http://t.cn/zWPdtUl。文中详细列举了现代社会种种反常的早教以及早期教育中的问题,分享了作者本人的教育心得。作者最后指出:“对年幼的小孩或成年的人,我推行什么教育?无教之教。我的教育方式就是,我做,你看;然后你自己教你自己——用你的眼来教你的手或脚。”

@付小平V转发此条微博后引起了很多讨论,其中@雍城书虫这样评论:早期教育?我看是小学预备役教育,直通高考,以高考内容为早教内容选择的导向。可以说,我们的早教,是对孩子童年的侵犯,是对孩子摧残的提前。

@付小平V回复@雍城书虫:我们的教育都在超越孩子的年龄!

@Lovve-小鹏 跟帖:那是因为中国的早教事业才刚刚起步,我这样认为,完全的否定早教跟从孩子手上抢走玩具一样野蛮。

@付小平V回复:同意,不是否定,而是推动早教做真正的早教!

更多评论和回复见原微博,在此不赘述。

3、6月16日,@学米屋梁博士 发表博文《(原)教育即生活 - 2 》http://t.cn/zW7MjiN。文中作者叙述了自己和儿子在生活中的一段真实场景,最后他承认:“儿子的各种碰壁,我是知道会发生的。我没有提醒,没有干预,我给的主要是肯定和鼓励。因为,他要自己走完自己人生的路,而不是父母代替他走。”

此文发出并经@付小平V和@常春藤之路转发后,立即在微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围绕“教育即生活”还是“生活即教育”这个话题,博友们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实在太精彩,请看原微博,不赘述。

@罗可馨9595昨晚的一条评论基本总结了一天的讨论:讨论了一天了。人与人之间都是互相影响的,所以不管是和孩子还是和自己周围的人多做良性互动,影响也好,教育也罢,也显得正面,和生活也并不对立和矛盾,所谓“润物细无声”不就这样吗?

其中一个博友的评论很有见地,@巨人教育加盟张v毅玮:其实教育是生活,还是生活是教育这样问题争论有必要吗?法门千万,大道归一,三万四千法门皆因众生根性不同而方便渡化。教育,生活的方式,目标等也应因人各异。放下门户争议,百花齐放讨论切实可行的方法可能给大家帮助更大!

@付小平V回复:要允许存疑和存异。同意,更多的是需要解决办法。

 

当结束当天的讨论,并回顾最近一段时间围绕早期教育的几篇博文后,@付小平V发表了一条微博《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分享了女儿在生活中的两个真实故事,也是希望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做法能够给到父母一些启示。

但写完这条微博后总觉意犹未尽,在我脑海里,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早期教育”,这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孩子,更关系到我们共同的下一代。

 

非常巧合的是,今天和同学带着孩子到东南东的儿童体验馆玩,陪同孩子们体验了三四个小时后,让我内心触动很大,让我终于看到了真正的早期教育的实践者,其实内心有一个声音一直在萦绕“还有这么懂早期教育的,还有这么好的教育场地”。也更加坚定了“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从体验中学习”这样的教育理念。

 

为了给更多的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启示,在此选择两个主题把今天的一些体验场景以图文形式分享给大家。

1、制作陶艺

上午我们先到陶艺体验馆,七个家庭陪同孩子体验软陶工艺,根据孩子喜欢的造型DIY自己的作品,先是借助一些简易工具和双手,参照一些成型的作品,在工作人员和家长的协助下,制作自己的作品,预计花了三刻钟的时间。然后由工作人员把孩子们的作品烘烤成型,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带回家留作纪念。下图为女儿的两件最喜爱的作品:

 http://s11/middle/6d68a42ag79ddd1181e0a&690

 

2、体验造纸流程

这个项目是我最欣赏的一个体验项目,它结合了太多的教育元素。

这是孩子们的造纸工具:

 http://s4/middle/6d68a42agc2aa2ea42843&690

孩子们先把一张A4大小的白纸撕碎,放入图中这个圆形的容器,再掺水进行搅拌,大约需要搅拌20分钟左右,孩子们的小手都快酸得不行了,期间有大人想进行帮忙,小朋友通通拒绝。

把纸片搅拌成纸浆后,倒入长方形的这个盒子里,盒子下面是一层滤网。孩子们根据自己喜欢的图案,在纸浆上铺上一些刚采摘的树叶和花瓣(需要孩子自己到室外去采摘和捡拾),再盖上一层滤网。然后把盒盖全部盖上后,使劲挤压,把纸浆挤匀,把水挤干。挤干后,再小心翼翼地把两层滤网取下,重新制作的一张带有漂亮图案的纸就新鲜出炉了。整个过程基本上由孩子独立完成。下图为女儿制作的作品,取名为“美丽的花”:

 http://s9/middle/6d68a42agc2aa327a9608&690

当下午三点,我们要准备回家时,两个小朋友仍然依依不舍,还想继续呆在这个体验馆畅玩。

 

上车后,女儿开始酣睡,我却在思索:“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早期教育?”同时也难掩内心的喜悦,因为答案似乎越来越清晰。如果有一种教育,可以让孩子真正喜欢,那该多好;如果有一种教育,可以让孩子自己感悟,那该多好;如果有一种教育,可以让孩子主动学习,那该多好!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教育就是顺应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选择,把人当作真正意义上的人进行培养。早期教育更应如此!

教育需要理论,也需要哲学,但更多的是需要实践,需要解决办法。围绕概念和理论的争论不休无济于事。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和方法也许更有益于家长和孩子。值得庆幸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民间力量在探索、在实践,同时也在呼吁,甚至是呐喊!

(付小平,写于2012年6月17日,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