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阅读抵抗荒诞》:所有的智慧都在朝阳的那一面

(2011-08-08 22:23:24)
标签:

转载

《阅读抵抗荒诞》:所有的智慧都在朝阳的那一面

 

所有的智慧都悬挂在朝阳的那面
所有的心情也邻近阳光
这几乎就是一种医学
在冬天,你总走在那一面

有人总坐在午后的街上
就像插图出现在书中
这几乎包含了种种医学
在你失去年轻又不太年老的时候

在生活的玻璃后面有我的眼睛
在日子的树林中却没有我
我看见你正携影疾走
也将看见你
更快地坐进阳光之中——陆忆敏

 

   蔡朝阳老师是个很深情的男人,或者用他的好朋友郭初阳老师选用的词——朴素、善良、一往情深。他的文章中,有那么一些特殊的短语,频繁出现,它们是:击中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哭了、热泪盈眶。我有时会拿它们开他玩笑,我说蔡老师,你怎么那么“倩煞煞”的呢?弄得他很不好意思,他说,嗨嗨,你注意点师道尊严好不好?然后,过段时间,又发现他“热泪盈眶”了。我知道,他是真的哭了,他内心对世界上,对人性中,那些真正善良和美的存在,始终是敞开的。我笑他,只是因为,他作为一个男人,怎么那么容易被触动。

 

《阅读抵抗荒诞》的副标题是:蔡朝阳中国教育观察。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其中一员,蔡朝阳老师“两手粉笔灰,一肚子不合时宜”。他“合”的是未来一个可以想望的好的世界。如所有站在令人失望的现实世界,朝向时空的远方眺望另一个世界的人一样,蔡朝阳老师常会不自觉发现,自己左边矗立着与自己格格不入的现实,右边铺展着自己的无能为力的郁重。在第三次看完记录片《高三》后,蔡老师写道:“身为这出悲剧与荒诞剧之中的一员,我无能为力。我的悲伤来自我深切的认识到这出悲剧的荒诞,而我必须置身其中,无法逃离。这是我的悲剧。”而更多的人,学会了把自己变成单纯履行体制功能的人,不知道悲伤。

 

02年,我在我的高中语文课堂上遇见蔡老师,那时他还是一个忧郁的年轻人,很瘦。我的同学们对蔡老师的一致评价是:幽默风趣,博览群书,有思想,很深刻。他在课上释放出来的那种智性的愉悦,让年少的孩子们充满惊喜。但是他自己,对生活缺少一种欣悦的情怀,精神生活也不是那么稳定。我一度很担心他的精神状态,觉得他太孤独,深陷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有时沉重疲倦,有时空茫焦虑,飘飘荡荡,在自我的挣扎中耗损心智,让人不放心。我不知道他现在如何回忆自己那段时间,他是那种对自己坦然、坦率的人,我猜他会对它充满感激。因为那是一个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过程,努力着从内心深处获得动力以前行,伴随着疼痛和隐秘的喜悦。

 

阅读,写作和思考,构成了蔡老师生活方式,并且在一些时间里,是最重要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让他进入一个无限宽广的世界,并赋予他不可剥夺的内在价值。我对蔡老师说,你带给我的影响,比你想象得要深远得多。因为他本身的存在,就引发我很多思考。我不会轻易把别人思考的结果拿来,作为自己应对某个问题而给予自己的解答。对蔡老师的那些思考的结果,也是如此。所以我看到的蔡老师,并不是别人眼里那个有思想很深刻的蔡老师,而是一个一直在思考的人的形象,那种独立性,那种保卫自己良知的完整性的能力、唤醒自身对世界的责任感的能力,才是让我由衷地喜爱敬佩的。我害怕在他身上看到一个悲剧,看到他与世俗的生活握手言和,不再以理性的目光去打量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存在,或者,朝向自己内心世界越走越深,最后因为孤绝而变得狂迷虚弱。幸好,这一切都没有发生。他和世俗的世界相处得很好,他把自己内心的世界打理得很有秩序,更重要的是,他从沉思的生活中,走出来,更加切实地关注公共领域内的事务。

 

06年的时候,蔡老师写了《在鲁迅路口》,他说:“我打算,宽恕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那时,他已经是一个孩子的父亲,在熙熙攘攘的世俗人间,为自己建立了生活的尺度。他注视周遭世界的目光,因为理性上的清健而日渐宽和、从容,内心温润有力,有更多的爱。我回想以前他在讲鲁迅的文章时,那失神的凝重的眼睛,那愤激而脆弱的神情,止不住感慨,一个生命的自我成长,是多么具有尊严和价值的事情。当下的世界,并没有增加更多的善意,有些幽暗的层面,也并没有被明彻照亮,但是蔡老师当下的生活,则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郭初阳老师作本书前言,题为“谁曾这般磨灭”,亦是这个意思。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过去中创造了自己的将来,在自己的自由决定的行动中,承担自己为自己选择的命运。

 

我并不喜欢“阅读抵抗荒诞”这个书名,生活本身不是荒诞的,假如说我们现在的生活里有那些可见的,可以言说的荒诞,那也不是生活的本质,而是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国家,或者更具体地讲,是我们的社会所实行的那些制度催生出来的。你怎么可以用抵抗这样的姿态去面对它呢?蔡老师说:“为何抵抗,抵抗这个词语的言下之意其实是,我们被打败了,挡不住了,我们还勉力抵挡……挺住是暂时的,虚无是永恒的,而我们唯有以文字自救。”我理解蔡老师的意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被逼迫着去做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毫无意义,只会损害我们自己为自己的生活创造意义的能力。但是,正如陆忆敏的诗歌写的那样,在阴冷的时候,让自己朝向温暖的那一面,靠近阳光,是最真实需求,也是在这种需求中,包含着希望。

 

克洛迪奥﹒玛格里斯在《乌托邦与醒悟》中说:人人都只考虑自己,小心谨慎地行事,而不去思考生命、真实以及人类自身的意义,那么这样的文明是混沌的。蔡朝阳老师是一个诚挚的自我省察者,他通过思考和展望,与我们所在的这个文化环境,紧紧联系起来。我看见他正携影疾走,也将看见他,更快地坐进阳光之中。

                                                          朱桂英

《阅读抵抗荒诞》

作者: 蔡朝阳

副标题: ——蔡朝阳中国教育观察
ISBN: 9789862212691
页数: 274
定价: 新台币330元
出版社: 台北市:秀威资讯科技
装帧: 软精装
出版年: 2009年8月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