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哥”王建生:从双奥驾驶员到抗疫“逆行者”

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2022年虽然才过去了四个多月,但是对于“京城的哥”王建生来说却是令他难忘和将载入史册的120多天。
1月17日下午,当他和他所在的北方共产党员阳光车队的队员在北京丰台运输管理分局召开的北京南站出租汽车共产党员车队2021年的运力保障先进典型表彰会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往了冬奥会的闭环酒店,开启了服务冬奥和冬残奥之旅。不仅在工作中创造了“三个通过”的运营法,还以优质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冬奥技术官员点名一对一的专车服务,并收到了来自瑞典裁判员的表扬信。
冬奥服务结束后,随着隔离的结束,王建生又开启了劳模宣讲之路,从交通行业的劳模故事到工商大学劳模工匠的讲座,他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大家是在与疫情的争分夺秒抢时间中度过的。在北京房山区的博弈中,一支队伍格外亮眼——这就是在房山闭环管理中的北方共产党员阳光车队组织的抗疫志愿服务的三支小分队。虽然都是闭环管理,只是服务的区域和服务的对象不同而已。
教科书式的服务再创抗疫工匠新篇章
5月4日,王建生作为北方共产党员阳光车队的总队长,在他带领的十名队员作为第三梯队进入了房山区交通局涉疫危险人员转运车队,开始接送透析老人等到医院透析、看病等的闭环服务逆行者的队伍之中。
当日下午,在运力保障现场王建生师傅在向房山区交通局董辉副局长汇报党员车队的运力安排。
5月5日上午,在房山区交通局运力保障现场,王建生又向交通局豆宝才局长汇报工作。
虽然王建生作为车队的总队长,又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但是无论是冬奥会还是抗疫的服务他都是亲力亲为。
就拿5月5日接的单,对王建生师傅来讲就是一次“教科书式的疫情服务案例”。
作为高风险地区年近70岁的蔡老师要到房山区以外的医院就医,社区需要取得医院接诊同意后,再提交申请,而隔离人员不能随同就医,尤其是蔡老师还是去医院做透析,于是此行无论是对于驾驶员王建生师傅来说,还是对于家属来说都是一次比信任和耐心的考验。
晚上18点,王师傅来到位于房山区阎村镇乐活雅苑,接上蔡老师,夕阳下,那盏“的士之星”的顶灯依然闪亮,虽然现在的北京出租汽车行业优秀从业者的评比已经是“京城的哥”了,但是对于王建生来说,那只是他的“过去”与“现在”。
很快,王师傅就把蔡老师送到了医院,并及时与病人的家属取得了联系,此时,微信成了他们相互交流的最佳打开模式,而此时的信任感是一句,疫情期间,能为老人家提供服务是一名党员应该做的,请您安心在家等待,大约晚上11点左右就能到家了!然后是两个笑脸。
疫情中人们的信任是什么?就是党员车队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成了中国抗击疫情的最亮眼的风景线。说到考验这就是对王建生师傅的考验,穿着“大白”衣服的王师傅从下午五点多出发到夜里近12点送病人回家,还要等到家人到家的答复,可谓是“用心良苦”,所以也成了教科书式的服务典范。而他因为防疫的要求却从中午饭后在没有进水与进食,再加上这身衣服的密度,光他在车里就呆了整整五个小时。他知道,这与场站尤其是机场排队的五个小时截然不同,因为怕病人的家属着急,所以他一直和家属微信沟通,还让老人的家里人放心。
当他换下衣服,匆匆吃了口饭,和我微信沟通时已经是快凌晨一点了。其实,我在那天晚上9点多要发北方共产党员阳光车队支援房山区抗击疫情的稿件就已经从其他队员的口中得知了他此行的辛苦了。
五位的哥在医院偶遇,同是天涯“逆行者”
说到的哥在运营中的偶遇几乎是不太可能的,毕竟是从不同的地点出发,又拉着不同的病人,但是,今天下午北方共产党员阳光车队涉疫危险人员转运车队的五位的哥居然在北京房山中医医院的门前“偶遇”了。
虽然他们拉的病人来自不同的封控社区和楼宇,但是却都是到指定医院做透析的病人,于是,五位平日里十分熟悉的哥却很是感慨,同样“大白”的防护服,同样胸牌,这在以前的运力保障中是绝无仅有的,但是在疫情中却成了车队“逆行者”的“逆行”的篇章。
也许,这对于五位的哥来说,是继场站运力保障后,在疫情中特殊的运力保障,虽然看不见他们的容颜,但是党旗下的“大白”格外耀眼,张志涛、胡克付、王建生、郑志永、郑伟,记住这些在疫情中带给大家的温暖。
王建生,从双奥的驾驶员到抗疫的“逆行者”,他一路走来,带领着北方共产党员阳光车队的队员,不忘初心,从运力保障到抗疫的逆行,就像车队的队旗,展示的不仅是北方共产党员阳光车队队员的决心与信心,还有北方人和北京出租汽车行业从业者坚守的信念: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
有阳光车队伴着乘客的左右,什么样的困难都难不倒我们的交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