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记得去年在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建言的时候,我写了一篇《的哥建言说,医院是看病的地方,医院周边的交通不该“生病”》,说的就是医院周边的交通拥堵,加上缺少出租汽车停车位和正确的交通引导,使得医院周边的交通呈现“病态化”的交通拥堵;而出租汽车司机也因为缺少停靠站拉老年乘车人和病人因时间较长,还时时被拍照和罚款,从而难以提高服务质量,更有司机怕被拍照和罚款而直接拒载老年和行动不便乘客。
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其中交通出行就占了4条。去年年底,交通运输部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便利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的通知》,全面贯彻落实《国办发〔2020〕45号》文件要求,按照强化传统服务、便利智能服务“两条腿”走路的原则,进一步细化交通运输领域便利老年人出行服务的政策措施,确保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便利。
众所周知,老年人出行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到医院看病、开药,少的每个月一次或两次,多的要每周甚至是更多,因此对于出租汽车的需求还是不小的。
许多司机说,尽管医院用车辆大,但是我们却不敢去,那里不仅客流大,医院门口的拍照量也大,停不起,也罚不起,200元还好说,可我们有多少3分可罚呀?
因此,呼吁医院门口设立和恢复出租汽车停靠站也是司机们希望以此提高服务质量,敢去服务还要从敢停车开始。
2013年后,北京市集中在商业街、写字楼和医院等地区施划与安装了600多个出租汽车停靠站和2000多个停车位,缓解了北京市出租汽车司机们停车难的部分问题,但是随着这些年城市的发展与变化,司机们却发现,有些停靠站已经“名存实亡”。
为了回应乘客及出租车驾驶员的切实需求,自2019年3月开始,由北京市交通委牵头,联合交管部门、相关区政府启动了出租车扬招站的联合治理工作。通过治理,为出租车驾驶员定点停车上下客和乘客定点候车提供便利,助力纯电动出租汽车推广应用和材质更新,也使一部分出租汽车停靠站又恢复职能并“焕然一新”。
两年时间过去了,我们的社会也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国家对老年出行的重视,也为医院门前出租汽车停靠站的设立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司机们反映最强烈的还是许多停靠站被社会车辆占却很少有人管的问题。
前些天,的姐崔师傅给我介绍了一处给力的医院门口出租汽车停靠站的情况,她说,这就是四季青医院门口的出租汽车停靠站,这里私家车根本不敢停靠,因为两边全是探头,只要私家车在此停车就直接200元不扣分,试想有这样严格管理的停靠站还会有私家车主在这里“以身试法”吗?
呼吁医院门口的出租汽车停靠站,同时呼吁多些像四季青医院门口那样严格管理的出租汽车停靠站,既让乘客都能在此踏踏实实地候车,并能在此享受出租汽车人良好的服务。
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北京出租汽车停靠站的规划,也是点亮城市名片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