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谢文,不仅是北京新月联合汽车有限公司的一名优秀驾驶员,还是新月共产党员车队和新月爱心助老小组的队员。
在北京榜样·京城的哥的命名会上,他以《把温暖送到老年乘客的心里》为题进行了宣讲。
听了宣讲后有人就问他:“干嘛只把温暖送到老年乘客的心里呀?”他告诉大家说:“因为老年乘客会用软件叫车的太少了,他们走到街边招手打车不容易,他们腿脚又不灵活,上下车也不方便,大家伙说,我能不对老年乘客多关心、多关照吗?”这也是谢师傅的心里话。
众所周知,最近几年,某些平台用出行分来约束出租汽车司机师傅,还设定了各种门槛,让司机们不得不拼命的保着自己的出行分尽量少减分,以便于多拉优质单。但是谢师傅却选择了宁可少要分也要服务老年乘客的扬招服务。
谢师傅说,说起来,我有了这种想法,是一件事感动了我。那是一年冬天的早晨,风很大,我在潘家园正要抢个大单,猛地看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在向我招手,就在她身边停了车。老太太上了车说去友谊医院看病。“怎么没人陪您呀?”“我孩子不在北京,就一人过了。”她又说:“我80多岁了,用手机约车都学不会。”我说:“我把电话留给您,需要叫车就给我打电话。” 到了医院她下了车,可我在车里看着她的背影还是不放心,赶紧摇下车窗又大声嘱咐:“您以后用车就给我打电话。”
我想,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老年社会,老年人多了,他们需要帮助的地方太多了。老年人都节俭,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打车的。这么一想,也就让我有了份心思,那就是尽自己的力量帮助老年人。
今年初,那位老太太提前一星期给我打电话,约定好日期,让我早上送她去大兴机场。那天凌晨不到6点,我就接上了她。到机场后,我又帮忙拉着行李箱,把她送进候机大厅。
我每天出车有一个准则,就是老幼病残优先,每次服务到老年乘客,我都倍加用心。主动下车去搀扶,把他们当成是自己的老人。
一天,在新街口有两位男士用轮椅推着一位老人在路边打车。我帮他们把轮椅收好放到后备箱,上车后问:“大爷,您这是去哪儿啊?去看病吗?”“我听相声去。”我连忙说:“对不住呀,以为去看病呢。”旁边的男士说:“没事,师傅。今天可多亏了您了。我们打了有半个多钟头的车了,老爷子都着急担心看不上开场了。”我也连连夸赞老人孩子们的孝顺。
到了目的地,他们下车进了剧场。我还是按照平时的习惯对座椅进行清理打扫。当我打扫到后排座位的时候,突然发现座椅上有一大片水渍。开始我以为是乘客撒了矿泉水,我再仔细看,这是尿呀!甭问了,一准儿是刚才那位老人小便失禁了。当时我就急了,这没法拉活儿了!真想马上进剧场找他们去。可我转念又一想,谁家都有老人,谁都有老的时候,这要是我自己家的老人,我又会怎么办呢?总说要让老年乘客感受到我送上的温暖,可真碰上事了怎么就忘了呢?这么一想,自己也笑了,把车开回家自己洗吧。
没想到座套好洗,可是这个后座是海绵跟布料做成的,渗进去的尿你想把它洗干净了,晾干了,真是太难了。就这么一折腾,耽误了我两天的运营收入。对于我这靠拉活吃饭的家庭来说,两天的运营收入损失可是不少。有朋友知道这件事后,劝我说:“碰上老爷子、老太太的,还是少拉吧?”我想都没想地说:“遇到这样的活儿我还会拉,因为不挑活、不拒载、不绕路这是我的规矩,把温暖和热情的服务带给每一位乘客,尤其是老年乘客,这可是我认准了的理儿。”
在热心为老年乘客服务的同时,我还和我们新月爱心助老小组的组员们一起,每个月腾出一天,放弃运营的时间,一起到养老院义务为老人们服务和为老人包一次手工水饺,给老人们送去家庭般的温暖,让老人们每个月都有一次“过年”的感受。
除了给老人们包饺子以外,我们自掏腰包给老人们买慰问品,和他们聊家常,还编写并表演小节目,给他们带去快乐,让老人们感受到关怀和到来自社会的温暖。
新冠疫情期间,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我仍坚持出车,每次接送完乘客,都会把车全面消毒一遍,保证下一位乘客的安全乘坐。有位乘客从机场上车后问我:“大家都在家里躲疫情呢,您还为挣钱出车呀?”我笑着说:“看您说的,我送您早点儿回家,您的家人就少一份担心呀!”那位乘客听了,感动地说:“谢谢您接我回家。”
2020年11月13日是个让我忘不了的日子,那天,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我能在党成立100年的时候,实现多年的梦想,太高兴了。发展会后,我立马给妈妈打电话。“妈,今儿我入党了。”过了一会儿,妈妈也很激动地说:“你现在是党员了,以后更要好好干,别给党丟脸。”我说:“您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干,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不只是我,还有我们千千万万服务在交通工作岗位上的党员们,我们会一同把温暖送到老年乘客的心坎上,送到每一位乘客的心坎儿上!
2021年春节的年三十晚上,是春运最吃紧的日子,也是温暖回家路的运力保障的重点。从下午开始,谢文就和新月爱心助老小组的组员们参与了为的哥的姐们运力保证包饺子的爱心活动,并跟着队员将饺子送到北京南站,为参与运力保证的司机师傅们送去了温暖。
更让谢文师傅难忘的是他参加交通宣讲团,走进企业、社区、学校,宣传交通人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交通人为了保出行的不易和舍小家为大家的付出,体现了满满的正能量。
除了在运营中把温暖送到老年人的心坎上,谢师傅在每年春运的运力保障和夏季的爱心送考时也是一直走在前面,体现了交通人不忘初心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
谢文师傅说,12年的“的士生涯”,使我知道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使命和担当,什么是交通人的义无返顾和奉献精神,更知道了坚守的意义。他说,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我就要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传承老交通人的优良传统,让“京城的哥”这张新的流动名片更放异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