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怎样对待醉酒的乘客,这是正规出租汽车司机绕不过的一道命题,也是许多司机晚间的实际“遭遇”。但是,网约车来了以后,面对既没有培训,又缺少责任的平台与司机如何面对醉酒乘客也应该是一道绕不开的话题,但是网约车平台和司机究竟交了一道怎样的答卷?今天一位司机给我转发了一段视频,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件事情。
这是来自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推出的一档民生新闻节目——1818黄金眼的视频。说的是两位女乘客打了滴滴网约车,因为醉酒上车后把脚放在了副驾驶座上而与司机发生了口角,为了避免矛盾,她们提出下车,结果女司机也跟下车并打了这位不文明的女乘客。此公众号发这篇稿件时的标题是《把脚翘到副驾驶座上被打,乘客觉得“过了”》。
看了这段视频,我真的是有些气愤,即便是乘客有多不对,网约车司机就该打乘客吗?真的是“太过了”。
在视频中,我们看到了乘客首先承认了自己醉酒后的不良行为,确实是有错在先,但是在乘客下车后女司机跟着下车的打人行为就无法让人接受了。而且对于司机与乘客的争执也是值得商榷的,这就是怎样面对醉酒的乘客?
这使我想起了我们公众号曾经于两年前发过的四合公司一位的姐王师傅与两位醉酒乘客的遭遇,把一段本不愉快运营的坏事变成了好事,先是让乘客下车吐酒,再给予水漱口,并给了块口香糖除酒味,把一段本不愉快的旅程变成了如此美好的结果,既挣到了钱,也让乘客服了这位的姐。
也许这是巧合,也许这就是有益的对比,同样是女司机,同样面对醉酒的乘客,而且王师傅面对的还是开始并无善意的男乘客,但她却用自己优质的服务和幽默语言化解了运营的危机,成了“教科书式”的拉醉酒乘客的典型教案。
面对乘客醉酒后不良行为是应该批评,但是平台的态度却让我们不能满意,没有就业培训,更是推卸责任。
记得一位的哥曾经和我说过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一次他在国贸饭店附近趴活却一直没有乘客,而一位网约车司机却拉上乘客走了,因为是醉酒,乘客又说不准地址,于是这位网约车司机就又把乘客甩在了路边要走,结果遭到了在此趴活的正规出租汽车司机们的集体谴责,你们以为有辆车,有个平台就能成为网约车司机了吗?你们觉得这样就算完成订单了吗?你们知道该怎样面对醉酒的乘客吗?
面对王师傅“教科书式”拉醉酒乘客的教案,面对众多正规出租汽车司机对甩醉酒乘客网约车司机的质疑,这张乘客的验伤报告就显得是如此的“太过了”。
出租汽车不仅是个性出行的交通工具,还是城市的名片和出租汽车文化的体现,用心和用情服务好每一位乘客,包括拉上醉酒的乘客,出租汽车司机能做到的,一些平台上的网约车司机能做到吗?
链接:如水的“的姐”用温情感动醉酒乘客——四合党员车队在行动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