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作者:张瑾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有时候陌生人的一点小小的善举就足以帮助其他人度过难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一名徐州公交出租雷锋车队的驾驶员,在工作中偶遇突发病人,他伸手援助,却令病人转危为安,值得人们称赞。
4月12日早上7点多钟,徐州公交出租雷锋车队苏C5119E车驾驶员晁遵权师傅从家出车,准备开始一天的营运。在他驾车经过唐沟圆盘道时,路边地上坐着的两人闯入了他的视线。其中一名老人抱着一个昏迷的中年女子大声地哭着,前方的道路上还散落着物品。“肯定是突发急病!”一个念头快速地在晁遵权脑中闪过,晁师傅赶紧把车停下,跑向她们身边。
晁遵权焦急地询问:“咋回事啊?这位女同志有事儿没?”“我们早上一起出门,谁知她心脏突然难受,就不能动了?”看到晁遵权的到来,六神无主的老人哭着诉说。晁遵权赶快拿出手机,给120打电话求救,得知救护车即将来到,晁遵权劝慰老人说:“救护车马上就来到了,你先别忙着哭,赶紧给这位女同志说说话,尽量别让她休克了。”接着,晁遵权师傅也在旁边对那位昏迷的女同志大声地喊话。过了一会儿,120急救车来到,晁遵权帮着医护人员把病人送进救护车后,便悄悄地离开了现场。事后,据晁遵权师傅从当地医院了解到,目前这名病人经过救治,已转危为安。
据记者从徐州公交出租公司了解到,晁遵权师傅从事出租车行业已有10年时间,10年来,像这样的助人为乐不胜枚举,爱心送考、扶贫助残、免费搭载80岁以上老人、拾金不昧、现场救助……“遇到这种事,我认为我们出租车司机都会这么做!”事后忆起自己的这次助人行为,晁遵权谦虚地说道。
据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晁师傅不仅为人热情,他还是一位诗歌爱好者,作为江苏省徐州市诗词协会会员。工作之余,他还注重学习古代文化与诗词歌赋等相关知识,他在为乘客提供服务的同时,还义务向乘客宣传家乡山水和两汉文化的徐州,把平凡的服务变得更有内涵,也更优质,令许多乘客赞叹有加,留连忘返。
“的哥”是城市名片的制作者和发放人
读了这篇报道,我在想,我们前一段搞的“出租车究竟是什么车”的征稿活动,只是就运营车以外的“功能”而言的,也是的哥的姐们用实际行动诠释城市名片的精彩。
但是,当出租车司机开得还是出租汽车该如何体现城市的名片呢?它可以像晁遵权师傅那样,在不是自己乘客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助人为乐,还可以在拉乘客的时候利用自己的知识向乘客讲述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使自己成为了城市名片的制作者和发放人。
也许,出租汽车司机在这场关于个性出行的改革中还可以有更多的作为,也可以书写出更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