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约车非法客运的约谈罚款是否“走到了禁头”
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上周,一位的哥告诉我,最近网约车的非法客运还是挺猖狂的,前几天,这位的哥又发来信息说,他们连北京站都敢去……其实,我何尝不知道此事,因为最近这些日子人们都在关注上海运管部门与非法客运的这场“博弈”,就是有些平台给非法车辆和人员的派单一天也没有停止过。
这场始于6月13日上海一名无证滴滴网约车司机驾车抗法逃逸,造成1名交通执法人员、2名行人及车上1名乘客不同程度受伤,其中一人伤势严重的事件在行业内引起了极大愤慨与关注。事发后,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紧急约谈滴滴出行,责令其在6月底前清退平台内无网约租车资质的注册车辆。
然而,到7月2日的检查结果却令人失望,在抽查的13个订单中,11个订单的车辆显示为无营运资质车辆,不合格率高达84.6%。对于屡禁不止的滴滴违法,上海交通委的回答是绝不容忍,并给出了7月7日为整改的最后期限。可是,昨天“上海交通”报道,整改期结束,平台还在给违规车派单,并指出执法部门对本市涉案网约车平台进行密集处罚。
一直以来,约谈和处罚是交通客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看看其他行业管理者也是以约谈和处罚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在我的认知体系中,管理部门的约谈已经是很重要的管理措施了,就拿我所从事的新闻工作来说,新闻出版署相关部门的约谈应该是很重要的,作为当时报社的副总编辑替社长兼总编辑去参加约谈,说实在话是怀着“敬畏之心”去的,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责任所在,所以当我们知道错误之处后是立即改正的。
但是让我一直不明白的是,这么多年来,滴滴一直对主管部门的约谈“置若罔闻”,一次次地藐视行规和一直以来的我行我素,也让许多网约车司机们变得更加“有恃无恐”,就像上海交通文章中所说,今年以来,在路面执法检查过程中,非法网约车闯关逃逸、抗拒执法的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不仅扰乱了交通运输市场正常的运行秩序,更严重威胁到公共安全,使市民、公安民警和行政执法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影响。针对此类非法网约车闯关逃逸、抗拒执法的行为,本市交通、公安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惩处力度。
试问,一个没有“敬畏之心”的企业如何尊重人的生命安全?!一个一直强调做了多少安全保护措施的企业连“敬畏”二字都不懂,拿什么去做客运的安全保证?
“约谈”与“罚款”对于一个不知道“敬畏行规”的企业来说该如何往下走?有人说,使劲罚!但是罚到多少算“使劲”?许多司机说,把它关了不就行了吗?但是也有人说,平台上还有许多合法的车辆与司机怎么办?有人说,天天查,接着罚没有问题,还有人算了笔账,一天10万元,一个月300万元,一年是3600多万元,这还只是上海一个城市的罚款数字,但是对于合法司机利益的伤害和在检查中暴力抗法的事件还是难以杜绝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尤其是不公平竞争的风险依然存在。
正像“上海交通”在文章中所说,网约车作为一种为市民提供交通出行服务的新型方式,应当将安全、合法、合规作为其发展的前提和核心。网约车平台企业应当承担起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对注册车辆和人员的资质审核,坚决清退不合规车辆和人员,持续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和法制教育。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必须遵守现行的法律法规,网约车平台企业同样也不例外。追求经济效益和企业发展,绝不能更不被允许以牺牲市民人身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和交通运输市场秩序为代价。
如何从源头上解决平台违法派单的问题?除了上海的做法值得我们继续关注,加强对新业态的监管力度还需要我们在法律法规上进一步的完善。
不忘初心是交通人常说的话,对于已经不知道自己的初心在哪的平台来说,必要的“敲打”是不能少的。对非法客运的严打与出租汽车行业新老业态的融合发展,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