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管割韭菜的赵薇们”看网约车的市场规范

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今年3月7日上海的人大代表樊芸当着证监会主席易会满的面发言指出,现在证券法顶格处罚只有60万元,解决不了问题,像赵薇割韭菜,不止一项罪名,加起来才罚70万元。不少代表商议,要抓紧修改证券法,现在开始等,要等到猴年马月?但是可以先出台法规、部门规章,灵活及时指导股市……
我们还注意到樊芸在谈到媒体和专家意见时还指出,今天来的媒体都是很好的,但有的媒体呢,不懂,瞎说,瞎起哄,新媒体也有很多乱说,你不懂就不要乱说,歪嘴和尚不要念歪经,现在股评家被管起来了,有些专家也要管一管,有的所谓经济学人,拿着上市公司几百万的收入,担任一个研究所所长,搞搞调研,出点成果,其实都是为东家站台,瞎说、胡说,忽悠,就是为了“出货”……
3月9日深夜,人民日报官微发表评论称,当着证监会主席的面,人大代表道出了股民的心声,说到了规范市场的点子上。战胜忽悠,需要的正是这种动真碰硬的“不忽悠”。直来直去,解决问题就可以少走弯路。犀利“开炮”,更要精准靶向。多些落地有声,少些猴年马月,好声音才能成为好制度、好政策。
我们注意到,这些年樊芸一直是敢说敢直面问题的人大代表,从前两年对网约车规范管理等问题的提出,包括“网约车不是法外之地,任何资本或技术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等都为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去年还有代表指出,网约车漏洞待堵。但是一年时间过去了,这些漏洞真的堵上了吗?
记得樊芸在去年的会上就指出,“个别网约车平台公司无视法规,我行我素,不仅在尚未获得运营许可证的地区违规从事运营,而且继续向不具备营运资质的车辆和司机派单。”樊芸认为,这样实际上就是在大规模地组织“黑车”从事出租车营运。部分网约车平台还存在线上线下车辆人员不一致的情况,对于市场秩序、乘客安全和社会稳定均构成严重隐患。这使得正规出租汽车企业和从业人员遭遇不公平竞争。
我们注意到,一年时间过去了,有些问题还没有落到实处,尤其是当两条鲜活的生命在平台的我行我素中戛然而止时,不但没有听到严格严格再严格的呼声,却等来了要为网约车司机降低门槛的一片舆论声,这不能不让我们再问,打网约车乘客的生命真有兼职吗?再看看樊芸当着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对无良媒体和不负责任专家说的那番话与网约车这两年遇到的情况是一模一样的不差钱,资本不仅操纵股市,也为有些网约车站台,但是不遵纪守法最终受害的都是普通百姓,更是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政府公信力的最大阻力。
有人说,专兼职的提法是给交通部门的管理带来挑战,但是我以为这是有些人想挑战客运的安全底线!
至于对新行业要时间,有些网友问:那些受害者怎么办?再有,只是叫车方式的改变,客运形式丝毫没有变化为什么就变成了一个新的行业?如果一个已经走过七年时间还要继续做着“撒娇长不大”要求保护的“巨婴”梦,而春运时不愿意承担责任,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时就涨价的“新事物”,我们是要等着“七岁看老”,还是要面对“七年之痒”的思考?
另外,最近还有一个声音,一直在给我们吹风和灌输一个理念,希望“政企合力完善网约车管理”,究竟怎么完善?怎么合力?网约车的新政早在2016年就颁布实施了,按理说,这个合力应该是向新政制定的方向一起发力,但是有些企业觉得那是约束,是无法接受的制约,所以无论是约谈还是罚款都没有停止违法扩张的脚步。虽然政府希望按照新政依法规范客运市场且公平竞争,但是企业这一方面却希望政府的政策向自己倾斜,希望旧有旧规,新用新法,所以,兼职论的出台就是考验政府的公信力,考验客运的底线还能不能在资本面前守得住?!
我们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谈到稳定和扩大就业,还有政府对改善环境的承诺,对污染和防治的决心,全面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的改善,大力推进绿色发展,这也是今年工作的重点。说到绿色发展一定要介绍绿色出行,这也一直是政府倡导的出行方式,出租汽车只是公共交通的补充,而强调找工作就开出租车的专家或学者们对绿色出行就没有一份推荐的责任吗?
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和网约车的新政已经出台,好政策还需要有好声音去贯彻落实,因为这是行业改革的主旋律。
今天不光只是植树节,我们还应该与绿色出行有个约会,这也是交通人的一份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