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温暖回家路”

(2019-02-01 23:34:16)
标签:

文化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年越来越近了,家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这几天因为工作的关系,几次路过北京西客站,一次次的感到人员在减少,司机说路也好走多了,可是活也少了许多,因为该回家的都回家了,北京城仿佛又“空旷”了许多,我虽然不坐地铁,但是地铁可能早已不再是人挤人了。“回家”二字已经成了春运大军统一的标记,也标志着回家的路从开始迁途式的走得了,到如今逐渐变成走得好。

也正是为了更多回家的人能从“了”字走到“好”字,每个城市都有个群体的人却不能回家过年,他们和许多必须坚守岗位的人们一样,在坚守着自己的阵地而“时刻准备着”:航班降落了,高铁到站了,尤其是晚间或夜间,公共交通停运后,这城市间的“最后一公里”就是靠个性出行的出租汽车来完成,而出租汽车人正用他们自己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心方式,不仅温暖着乘客的回家路,也用自己的真心与付出诠释着什么才是真正的“城市名片”。

 

这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温暖回家路”

回想这些年,我与的哥的姐们“一起”走过的“温暖回家路”,有欢乐,也有泪水,有激情也有许多无奈,但是更多的是互相的理解。我虽然不能像大家一样手握方向盘直接服务乘客,但是我可以写文章为大家鼓劲。昨天,我们记者圈中的一位有着20多年感情的老记者朋友问我,你的嗓子特别好,还唱歌吗?我惭愧地回答,还想唱,只是没有时间唱……我知道,我的发声方式在“被”改变着,从爱唱歌到必须动笔写文章,为的就是给出租汽车行业发声,因为我知道这个行业不仅需要正能量,更需要公平的话语权。

 

这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温暖回家路”

回想这些年,我与的哥的姐们“一起”走过的“温暖回家路”,从2011年央视等媒体提出北京打车难开始,我的新一轮“打车笔记”已经坚持了8年的时间,至今从没有间断,已经有30多本了,这期间,我带着众多的调研数据参加了2013年北京出租汽车调价听证会;带着司机们的情况反映和我的实地采访等参加了交通部深化出租汽车改革论证会;带着众多司机的期待与行业的愿望走进了许多与深化出租汽车改革有关的各种会议;并一次次走进了北京交通台的直播间,在李洋老师策划的主题中和许多的士司机们一起探讨出租汽车的改革和运营中的那些事……

这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温暖回家路”

 

回想这些年,我与的哥的姐们“一起”走过的“温暖回家路”,记得我在北京出租汽车调价听证会上曾经提出了《谁为提供社会服务的人提供社会化的服务》的建议,就是希望给运营在一些的的哥的姐们解决停车难、吃饭难和如厕难等问题。昨天打车时,和司机师傅聊到节前尤为吃饭难时,看到司机师傅自己带着丝糕的画面,我的心又一次地被刺痛,我的朋友为了帮我圆解决的哥的姐吃饭难的梦,在岗山路开了的士餐厅,虽然受到好评,但是因为未被提前告知是违建而被迫拆除,他赔了许多钱却不甘心还希望继续为大家服务,他也是在参加了温暖回家路的启动仪式后被大家的热情感动的,而去年年三十下午众多爱心车队在店门口集结和免费吃饺子的画面已经定格在2018年春节的年历上。

这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温暖回家路”

回想这些年,我与的哥的姐们“一起”走过的“温暖回家路”,去年1月份,当王凤进把希望给参加春运的司机们提供年三十饺子的想法跟我说了以后,她开车拉着我到了西边一些为的士司机提供良好服务的餐厅去谈合作,毕竟谁的家也容不下这么多包饺子的人。一个个谈下来都是节前就打烊回家了,也难怪的士司机们吃饭难。那天晚上我们不知道车该往哪开,该找谁。这时我想到了万丰小吃,董事长侯嘉是我多年的朋友,他也曾多次支持我为北京的许多爱心车队献出爱心。他的女儿侯景辉留学回国后也和父亲一道为弘扬中华传统小吃文化做着不懈的努力。当我把电话打给小侯总时,马上就得到回复,为保运营的司机师傅们包饺子提供场地没有问题,去年,在大家的努力下,包饺子送饺子活动很成功。今年,包饺子的事情做大了,更多爱心车队的参与,更多热心人士的加盟,年三十那天一定会很热闹,满满的正能量。只是,年三十那天我不能参与活动了,毕竟老妈89岁了,我要在忙了一年后给她包点饺子了。但是报道会跟上的。

这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温暖回家路”

 

回想这些年,我与的哥的姐们“一起”走过的“温暖回家路”,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交通文化》已经陪大家走过三年多的时间,从周一到周五,已经发表了595篇原创文章,加上我的新浪博客和微博,还算有点小小的影响力。我们会继续努力。过节了,因为编辑也都是兼职的,所以我也想给我的同事放放假,希望的哥的姐们能理解此段时间我们不能发稿了。但是我不会休息,除了继续完成参加6月份世界交通大会的稿件,给大家呼吁相应的“福利”之外,还会思考今年的交通文化该怎么做,话题是什么。我有两个愿望,一是希望以视频的方式展示汽车文化、交通文明和出租汽车文化的理念;二是希望以研讨会的方式谈一些我们共同关注的关于出行的话题,尤其是网约车到来后带给了我们什么,以引起媒体的关注与讨论,以争取我们出租汽车行业更多的话语权。待我们实现愿望后,我会和的哥的姐中爱唱歌的朋友一起放声高歌,歌唱我们美好的生活。

 

这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温暖回家路”

回想这些年,我与的哥的姐们“一起”走过的“温暖回家路”,在这里先给在一线坚守的全国的的哥的姐们拜个年!给在北京坚守温暖回家路活动的所有的哥的姐们拜个年!祝大家猪年好运,心想事成,健康快乐每一天。

这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温暖回家路”

 

回想这些年,我与的哥的姐们“一起”走过的“温暖回家路”,“温暖回家路”虽然只有五个字,但是我们已经走过了9年时间,这9年间,这条路上已经不止是北京的的哥的姐,而是载着全国人民对于关于“春运”和“回家”的一份渴望与暖意。

愿温暖常在,愿有爱心的人永远幸福与快乐。与温暖同行,回家的路一定是顺畅的。

这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温暖回家路”

这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温暖回家路”

这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温暖回家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