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十堰市有“开往春天的出租汽车”

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读《开往春天的出租车》有感之一
十堰,除了历史留下的武当山,在现代社会这座城市的名字就与汽车接轨了,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是他曾经的名字,再后来东风汽车公司,一直到把总部搬到武汉,但是十堰还是中国卡车的重要生产基地,许多中国第一的卡车生产记录都在此诞生。
虽然作为曾经的汽车记者,多次被邀请到十堰去采访,但都因为种种事由未能成行,可是没想到此次与十堰市“结缘”的却是这座城市出租汽车公司的一本书和他们的故事。
2015年10月,交通部关于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两个文件征求意见期间,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在京举办了出租汽车行业座谈会,来自全国9个城市13家出租汽车企业的负责人和驾驶员代表参加了会议。会后来自湖北十堰顺强运业公司的王孝仁副总和我聊了一会后还送给了我一本书《开往春天的出租车》,我当时很震惊。说实话,我做新闻采编30余年,做文化及图书出版宣传也已经十几年了,接触的各类图书众多,但是与出租汽车有关的书籍加在一起也超不过十本,因此拿到这本书真是让我眼前一亮,尽管当时正在为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文件征求意见稿做调研并写反馈意见等来不及读这本书,但是我却收好准备日后拜读。去年底,各地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细则陆续出台,也为出租汽车行业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春节期间,我拿出了这本书,希望通过阅读找到一个答案,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四线城市的出租汽车公司能够出书,这不应该仅是为自己公司的工作做一次总结,也应该是为全国出租汽车行业发展模式把脉所做出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与探讨吧。
感知从汽车文化到出租汽车文化再到企业文化
虽然我至今未到过十堰市,但是见证过早年一汽的长春、去过美国的底特律和德国的斯图加特等汽车城,对于围绕汽车而建的汽车城的印象,汽车文化留下的印记应该深深地打在这座城市的角落中吧。
从以前许多东风公司的朋友口中,还有这本书中都能看到,正是与汽车的结缘,把这座城市搞得热热闹闹,每年来车城的人数不少,看车、谈车、购车……而架起车人车事的交通工具中除了城市的公交车,在改革的热潮中也迎来了出租汽车——这张城市的名片。
顺强运业公司的董事长潘华强就是一位从汽车人走向出租汽车人的先行者。从中学老师到汽车厂总装车间主任再到销售主管,他是干一行并精通一行。当客运的个性化需求在车城崭露头角时,又被潘总抓住了,放着国企的铁饭碗不端了,开出租汽车公司为城市的交通建设再次跨界领军,把汽车文化的精髓延伸到出租汽车文化上,并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自己企业文化的特色。
都说没有文化的企业走不远,这是事实。在与许多北京的出租汽车司机们的聊天中就有这种强烈的感受。有的司机说,我们公司的各种活动搞得不错,虽然我不喜欢唱歌跳舞,但是我喜欢看他们活动后的各种评论,能说出心里话,也是工作之余的放松。有的司机说,我们公司一点企业文化都没有,让你干着没劲头,除了开会交份一点温度都没有,要不是离家近我早就走了。记得一位上海大公司的出租汽车司机也和我说过自己对于企业的感受,以前公司很重视企业文化,每次回公司开会路过荣誉室的时候有种自豪感,为自己是公司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可是现在行业不好做,荣誉室拆了,市场化的痕迹越来越浓,好像我们与公司的关系就成了租车与交钱的关系了。
在读《开往春天的出租车》时,能够感受到顺强运业强烈的企业文化气息,两个家的人文化管理首先让的哥的姐有家的感觉,安稳、和谐、温馨,这是前提。有了这个家,同时要求的哥的姐把出租汽车建成乘客的旅途之家就顺其自然了。
在此书的前言中就有这样的分析,倘若驾驶员对公司没有“家”的认同,甚至跟公司有对立情绪,扯皮闹矛盾,想要真正为民服务,让顾客认同出租汽车是他们的旅途之家,是根本不可能的。
提高驾驶员素养是出租汽车企业的责任
在多年打车与出租汽车司机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司机们对于企业的许多培训是念念不忘的,首汽约车的司机们就对开首约车之前企业的岗前培训感同深受,虽然他们都是老司机了,但是面对新生事物,提高驾驶员的应对能力与职业素养是企业的一份责任。并不是像网约车平台所展现的有部手机和私家车就可以上路运营拉客人这么简单。银建公司的一位的哥也说,我们每月的学习是很严格的,除了必须指纹签到,课件准备也是十分认真的,此外最近北京为缓解交通拥堵采取了许多措施,道路也在变化中,哪能走,哪容易违章队长都会千叮咛万嘱咐。我对班因为家里有事请了几个月的假,没想到刚接车几天就有了违章,闯了禁行,就是学习没跟上造成的。
此书中,我看到了顺强运业潘总的感受,仅靠增进企业福利待遇还远远不够,同时必须在提高职工文化素质上狠下功夫,顺强公司就是适时推出了公司的“八大文化工程”,为企业第一个家的建设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
员工们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企业“八大文化工程”的作用:
“的哥的姐书屋”是增长知识的加油站;
“的哥的姐网吧”是了解世界的窗口;
“的哥的姐娱乐室”是寓教于乐的乐园;
“的哥的姐艺术团”是陶冶情操的天堂;
“的士岛”是的士停泊的港湾;
“的哥的姐餐厅”是温馨交流家园;
“的哥的姐培训中心”是培优服务的基地;
“的哥的姐社保劳保工程”是员工福利的保障。
正像书的作者所说,狠抓文化软实力,为公司发展提供硬支撑。
十堰虽然城市不大,但是文化的力量可以走得很远、很长,出租汽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让十堰的顺强运业有了“开往春天的出租汽车”,也成为了被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和交通部关注的企业。
让我们坐上“这趟出租汽车”去寻找春天的故事吧。
编后:今年是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关键之年,虽然文件实施有地方细则,那是因为城市不同,情况也不一样。但是任何一个改革的尝试都不该有地域之分,尤其是出租汽车行业的和谐之音应该是我们追求的一致目标。
请您继续关注下周一“交通文化”的读书笔记《顺强模式告诉了我们什么?——读《开往春天的出租车》有感之二》,让我们一起在这块园地为出租汽车行业的改革多些交流与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