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的姐”逛书店

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这几年随着全民阅读的火热,书店的人气也不断旺起来,读书的环境也渐入佳境。
在年初北京图书订货会举办30年之际,北京图书订货会组委会联手京城著名的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三联书店,明轩书店、北京百万庄图书大厦、涵芬楼书店、北京人民东方图书销售中心、雨枫书馆和字里行间等书店作为分会场,举办了图书的联展,我们在传播的时候,希望的哥的姐们随手拍一些京城书店的照片,也感受到的哥的姐们对于读书的渴望。
如果说走过三十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的主会场是一场为爱书人所做的饕餮大餐,那么我们场外的《跟着的姐逛书店》就是赏书人的京城小吃,别具特色。
不久前,我曾经写过一篇《出租汽车:三尺车厢也能“闻”到书香》的文章,写的就是作为流动群体的出租汽车司机们渴望读书的心情与需求。此文章除了在北京市出租汽车行业得到反响,也引起许多外地出租汽车司机们的积极响应,许多司机们说,虽然我们的工作性质是流动的,但是我们渴望读书的愿望是不变的。一位来自南昌的出租汽车司机说,我们还未读书编了三句半,因为是有地方口音的,他怕大家听不懂,所以他说,节后我们几个人重新录一个普通话的三句半给大家,到时我们一起好好交流读书的心得。
去年春天,北京市交通运输工会在全市出租汽车行业开展了“迎接改革快乐的士”出租车驾驶员读书征文活动,得到了的士司机们的积极响应。经过初选与最终评选,近20位的哥的姐获得了读书比赛的一二三等奖,并举行了颁奖会。说实在话,的哥的姐对在开车之余多一些文化生活还是很有期待的一件事情。
春节前,为了调研出租汽车司机的文化生活的诉求,我与一位的姐一起逛了一次京城的书店,这位的姐的网名叫“的姐33”,是首都的士雷锋车队的队员,她在网上十分活跃,趁着节前短暂的闲暇时间,我们一起走进了北京的一些著名书店,三联书店、涵芬楼书店、王府井书店及花市书店等,但是因为停车难的问题,有些书店我们只能在外边拍照,像王府井书店因坐落在王府井地区,停车比较难,我们只能是远望店门的而无法停车。在三联书店,我们把车停的较远,因为门口停车位有限,不过,我们还是拍了些照片。我们来到涵芬楼,门口相对还是比较宽敞,停车也还好。在花市书店我们停好车走进书店,因为是节前,买书的人并不多,我们一边转一边聊着这些年的哥的姐们喜欢读的书,因为工作比较累,且吃饭与休息都没有固定的时间,所以大家对于休闲与养生的书还是比较喜欢的。
对于出租汽车司机群体的读书问题,只能是靠挤时间,例如在机场或是车站的候车时间等。目前北京市交通运输工会在北京首都机场T3和T1及T2航站楼的停车场建了“的士职工之家”,职工之家中除了有休息位和电脑、报纸供司机们上网学习和休息,还有专供司机们看书的书架与图书,而T2航站楼的职工之家中还有工会与人民出版社合作的书架,由人民出版社定期更换人民版的图书供司机师傅们选择阅读。应该说,北京市交通工会为京城的的士司机们做了许多的工作,并还在努力选址准备建立第三家的士职工之家。的士职工之家是的士司机的家,司机们每每到机场都会到职工之家转一转,看一看。但是,诺大的京城,十万的哥的姐又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拉着客人,所以还期待更多的的士驿站与的士港湾的出现。北京权金城的的士驿站已经走过了第五个年头,而中石油的第一家“的士爱心港”已经于去年开始投入运营了,预计今年还要建立多家。
对于这些的士职工之家、的士驿站和的士爱心港等都希望有更多的图书为的士司机们提供阅读的机会。年前,我们《交通文化》曾委托首都的士爱心车队刘志红队长派队员拉了一些图书捐给了的士爱心港,也献上了我们的一点点爱心,不过我们知道大家的期待,我们一定会努力为大家建立更多流动的书屋,以丰富的士司机们的生活与阅读。
流动的出租汽车是城市流动的名片,流动的出租汽车司机也期待流动的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