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约司机:“团队作战”让我们在风雨中不再孤单
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这些天,北方地区已经进入了主汛期,开启了大雨到暴雨的模式,打车出行成了大家头痛的选择,正规出租汽车不好打,而面对网约车溢价率只踩“油门”,不踩“刹车”的做法,有的媒体直接就问,暴雨中的网约车溢价率,要不要设置一个专门的刹车呢?而在此时人们却发现,作为正规运营的首汽约车则是以加运不加价的方式最大量地满足着乘客的需求。
20日晚上,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交通文化》刊发的《在暴雨中坚守的首汽约车》不仅受到了包括首汽集团及首汽约车领导们的关注,也得到了朋友圈朋友们的点赞,阅读量很快突破两千。而在微博中刊发此文章后也受到了博友们的喜爱,有的还私信我说他们也是首约的用户,还希望我公布更多的打车笔记,也这让我感动。
本来昨天出门前提前约车时还在下着雨,我当时就在想,我今天打车后再写文章的题目就应该是《首汽约车:风雨伴我行》,但是当到了约定出发的时间,太阳出来了,当首约车来到我面前,车身上还带着雨后的水珠,司机说,其实刚才不下雨后在等活时我就擦了车,没想到后来又下起了雨,雨刚停我来不及擦车就到接您的时间了。一路上司机除了和我讲述20日大雨中拉活的情况,讲得最多的却是首汽约车的模式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自己,尤其是和以前开巡游花车时相比多了团队精神,使自己在雨中不再孤军作战,无所适从。以分公司、车队和小组为核心的大小团队有一种凝聚力,以移动通讯技术为纽带的互联网不仅用在了派单的拉活上,还体现在组员之间的帮助与温暖中。孙师傅开了6年花车,以前一到刮风下雨就不知道该怎么办,特别孤独,也无助,而如今开上首汽约车就不同了,从队长到组长都会时时联系你,遇到情况让你拍个视频传过去帮你判断情况,所以心里踏实多了。另外组与组之间的“劳动竞赛”也在微信群里默默地展开着。一种新型的出租汽车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正在首汽约车平台的不断探索中逐渐适应市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作为北京官方认可的网约车平台首汽约车所探讨的模式绝不仅仅是人们认识中的互联网加上出租车或是私家车发单的绑单与抢单这么简单,还有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将原来单兵作战的巡游花车模式变成了可以“集结作战”的“战斗集体”,“散”可以一对一的进行服务,“集”可以随时抽调车辆投入首都机场的运力保障,以应对航班集中降落后的大客流疏散。这就是我以前一直提到的出租汽车与新技术融合绝不仅仅是目前其他平台简单地点对点的用车需求,还要有像首汽约车这样的点对面与面对面的需求服务,这也是非职业出租汽车司机和非专业平台难以做到的,此点与钱无关,正像首汽约车的CEO魏东所说,20日,我们一是调动轮休司机出车,二是动员所有司机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适当延长在线时长。与此同时,首汽约车还坚持原定价体系收费,坚持原优惠幅度优惠。真正做到加运不加价。恶劣天气加运不加价,首汽约车给加运“加油门”,而不加价是“收油门”,彰显了正规出租汽车行业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
打车笔记71
2016年7月21日
到钓鱼台,首约,BZ2732,孙师傅。我是4月底培训完,5月1日上来的。现在开专车比以前轻松了一些,可是不如以前随便了。我是以前5分的。现在是5分3队11班。昨天我拉了17单,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我带了个老玉米,想抽空吃饭,可是没想到这么多活,居然没时间吃饭,从早8点拉活到晚9点多到家,连看单的时间都没有就蹦到绑单的页面了,在这个页面上看不了上一单的情况。晚上我再不点下班模式就回不去家了,还好给我绑了个回门头沟城区的活,我也到家了。昨天,我总在线时长是12小时50分,高峰时长4小时30分。他们专车平台都加价了还不好打车,而我们首约越是天气不好,我们的服务越要好。昨天,我们队的四个队长都没回家,一直提醒大家,一定要先保障自身安全与乘客和车辆的安全,隔一段时间报告一次情况。我昨天的活还真不错,没有其他同事涉水很深的情况,所以拉得多。我们有些同事遇到涉水深,队长或组长就让他们拍下视频传回去,帮助分析情况,确有危险的会告知一定不能冒险,一定要保证人车安全。我们一个班15辆车,现在我们是团队了,大家争先恐后,还有一种与其他班竞赛的感觉。以前我遇到不好的天气或大雨不知道该怎么办,如今不再孤单了。有时谁拉的不好,组长或队长会找你聊一聊,帮你分析为什么,我们现在是团结互助的集体了,不是我们境界高,是为了生存和收入也要好好工作。首汽为你创造了这个平台,你不能为他争光,也不要丢脸,要对得起首汽。
打车笔记72
2016年7月21日
从钓鱼台出来,首约,BZ3936,郑师傅,我昨天绑的单不少,只是雨水大,有些地段水多走不动堵在路上,所以好多等不及的只好退单。我昨天拉了一个百子湾后现代城,刚下车就绑了一单,四环外去接乘客,可是路上全是水,我车的半个车轱辘都泡在水里,天黑视线不好,又走不动,后来乘客打来电话说是不是走不动过不来,我说是,那位女乘客说算了吧,我取消吧。刚取消就又绑进来一个,高碑店一村的,可是我还是动不了啊,等了半天,乘客也觉得是堵车路况不好又取消了。昨天许多次都是在这种绑单到不了,只好取消,又绑单,还是到不了又取消中度过。昨天朝阳路两边全是积水。我们也着急想接上乘客到达目的地,可就是堵车动不了。
我原来开花车时是AA制回家(即五辆双班车司机一车一天的轮流开车回家,既环保,又节省费用),自从开上首约车就不能这样来回跑了(房山的家),我们在张一村租房,院子里全是出租汽车,首约车有四五十辆,花车更多。房子不好,下雨房子漏水了,我一听着急问如何休息,他说还好床不漏水就能睡觉。
郑师傅说,我们的团队特别好,我们分班,每班15人,遇到各种情况大家帮助,特别好,团队精神。因为我让郑师傅带我去首约车司机在金融街附近的停靠点去调研,所以来不及与郑师傅多聊,但是我与他相约,一定要他带我去张一村去看看他们的生活环境。
(点评:记得首约刚运营不久,司机们遇到了不少难以停车、吃饭等困难,我当时就与首汽的梁海晨副总说,何时要有首约驿站就好了,梁总也对首约驿站的提法频频点头。其实不光是首约车的司机,就是花车的的哥的姐们也是一直呼唤有爱心的“的士驿站”多起来,除了京城权金城有限的“的士驿站”,就再也找不到可供休息与消费的地方。可惜叫车平台宁肯烧钱拼本不属于正规运营的市场,也不肯为的哥的姐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媒体们还跟着分析平台为出租汽车行业服务找不到赢利点,这么大一个流动消费群体的巨大市场需求就是视而不见,非要拼得出租汽车与私家车都不和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出租汽车行业可持续和健康发展才是我们应该努力推进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