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哥自有的哥情 家乡就在我心中

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小的时候觉得北京郊区很远,上中学时拉练步行几十公里到大兴帮助农民夏收割麦子,虽然那时候我在学校宣传队,没有参加收麦子的锻炼,而是每天晚上来回步行到各个村去慰问演出,所以总有一种“距离感”。直到前些年,偶然的机会和电视台的朋友一起在大兴租了块地,一起收瓜摘菜,除了没有距离感,流汗后的收获也是难忘的。
记得一次和朋友相约到地里收瓜,会合前打车时的哥说,你们还不如约在地头见呢,离我家已经不远了,我可以把你送到地方我也回家了。不过说完他就笑了,我这是刚上来,再返回去不是浪费时间吗?除非等您收完瓜,我把您送回城里的家我再拉活,他边笑边说,我想的太美啦!哪有这好事儿?
是啊!在北京现在10万的出租汽车司机中,百分之八九十来自远郊区县,像大兴和良乡的司机相对还比较近,而房山十渡、平谷、延庆等地的司机家都比较远,往返往往100多公里来京城出车工作,辛苦自不必说,就是那份对家乡的眷恋,虽然故土难舍,但是毕竟要养家糊口,所以再强的汉子也是有一份情感在其中。
当然,家乡的记忆是难忘的,家乡的景色和特产也会时不时的挂在嘴边,正是他们这种“活广告”,也让我们对他们的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除了大兴的西瓜,平谷的桃,昌平的草莓,密云的栗子,延庆还有水果玉米,怀柔除了景色之外还有野生猕猴桃、山核桃、酸枣等,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每每说到自己的家乡,的哥们除了当一次自己家乡的导游以外,还会盛情地邀请你到家乡去做客。让人感到一份温暖。虽然不像外省市农民工进京城打工那样,每年春节前惦着回家的路和回家的车票,但是的哥的姐们每天回家的路也是一份辛苦,有时坐上长途车早就困得睡着了。
多一点爱给他们,让他们再把这份爱传递给更多的打车人吧!
打车笔记65
2016年4月1日
从河北回京,司机把我们送到赵公口下车后,再打车。新月272644,快放假了,开始路特别好走,但是拐弯以后就开始堵车了,司机说要放假了,路上的车好像没有平时的多,我也一会儿想回家了,我是平谷的,坐出租车回去80公里,我后天也不想上来了,明天是对班出车,今年天气暖和点开花儿应该早点,今天是桃花节开幕,还有10天就开花了吧!我家有几棵桃树,自己吃,没活的时候就想早点回家了。到现在都下午四五点了,我才挣了450块钱,收车时候顶多500多元,以前刚调完价的时候这个点都七八百元了。
打车笔记66
2016年4月3日
银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