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交通:呼唤更多地绿色波浪

(2015-08-13 23:38:59)
标签:

文化

分类: 汽车交通文化传播

记得1994年第一次到德国采访就听到了智能交通的管理理念以及绿色波浪的说法,回国后也曾多次与交管部门谈起此事。许多出过国的人也和我一样都有这种体会,后来我又曾与交管部门的人员探讨北京为什么不能实行智能交通管理,回答是我们人车混流,尤其是自行车和行人较多,难以做到这样精准的管理。所以我想,我们的交通原则还是“一慢二看三通过”的相对较“人性化”的交通管理理念。

但是随着北京城的交通拥堵,对于“绿色波浪”的渴望我一天也没忘记,所以在我刚开微博不久的2010年底,以每天一条建言的方式在微博上为缓解北京交通拥堵支招,其中第四条就提到目前北京红绿灯管理缺乏科学性,应向国外学习,用智能交通和“绿色波浪”的方式缓解出行压力。并在评论中回答了绿色波浪的理念,就是当车流的头车快到A路口时绿灯亮起,等车流再快开到B路口时,B 路口的绿灯又亮起,以此类推,在空中看时,就如同绿色的波浪一样。欧美许多国家就是采取的这种交通管理办法。北京交通的智能化管理势在必行,不改也不行了。

虽然我的50条建言曾经转给有关部门,但是我也知道,对于一个在短短四年多时间就完成了从300万辆到400万辆再到500万辆车积累的城市,跑步进入汽车社会的速度让人们来不及思考什么是交通文化与汽车文化的结合,什么是人与车的和谐发展与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智能交通管理的话题从此也就放下了,但是有一段路我曾经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也几乎逢人就推荐的一段路近似于智能的模式,那是2002年至2004年,这段路就是从天安门广场西侧路左转到崇文门,一共5个路口,上午基本是不用等红灯就可以一路绿灯,后来又有更近的路线也就放弃了此路段。对于北京的智能交通管理已经忘得一干二净。

可是就在几天前,到亦庄开发区办事,回来之前朋友就推荐一定要走一段一路绿灯的路,于是我们走了博大路,果然是一路绿灯,而且是绿色波浪,辅路上的计时显示着绿灯剩余的时间,同行的作为司机的朋友一再指着辅路上显示的时间,你看还剩50多秒时间多从容,到下一个路口,你看还有30多秒,我不用抢行踏实就开过去了……再到前面的最后一个路口,我看计时还有6-7秒,也是从容而过,我真的兴奋了,这就是智能交通的绿色波浪,我们不是不能做到,我们已经可以做到了,兴奋之余举起手机拍下了一路畅通的画面,朋友说我喜欢开车,开在这样的路上是不是心情舒畅?智能交通需要智能的管理,需要精算与许多细致的工作,虽然我们目前的交通压力不小,但是这一步已经迈出去了,就应该再多一些的努力,多一些的实施,因为智能交通的好处还不止是少堵车,还有更重要的是减少尾气的排放应该提到日程上来,所以智能交通不仅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需要也是对环境负责任的表现。

城市交通:呼唤更多地绿色波浪

 城市交通:呼唤更多地绿色波浪

城市交通:呼唤更多地绿色波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