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探讨之打车难与停车难

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打车难说了许多年,但是人们在抱怨的同时不知观察过没有,其实许多打车难除了打车地点不对(例如十字路口 50米之内等)以外,还与停车难有关。有时您会发现,乘客需要打车司机却不敢停,最后是既浪费了出租车资源,又没能满足乘客的需求,实则是一种得不偿失。
出租车停车难也说了许多年,但是司机们发现扬招式的打车已成习惯,或是软件叫车还是随意在路边。但是许多地方不能停车乘客了解的却不多。
尽管目前北京市设了许多出租车停靠站牌及出租车停靠线,但是许多地方已被社会车辆占有并不被处罚,有些地方有许多客流需求却没有站牌,例如王府井南口等地。
据说,设立出租车停靠站并不是出租汽车的主管部门交通委运管局一家就可以决定的事情,还要协调多个部门。
但是我想,要破解打车难还应该从解决停车难入手。既然是服务型政府,就应该把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而且解决好打车难的问题会相应减少私家车的出行,就像APEC会议期间的单双号出行一样,会相对缓解交通拥堵。
城市的管理,尤其是交通的管理应该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迈进,探讨之路很多,尤其是电视节目中全是真人秀,都是明星唱主角,就没有一档类似探讨交通文化与出行话题的真人秀的节目可以供大家一起“上路”,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明白我们为什么出发。
期待我在去年北京出租汽车听证会后为北京电视台策划的“明天我们出行”的节目能够在一片模仿中有所作为。而且以出租车司机为代表的队伍是人才济济的队伍,许多展示不亚于明星,而且接地气。
明天我们出行,应该是大众出行接地气的话题,也可以是很好的节目主题。还可以拓展出许多话题,包括吃喝玩乐的消费。
解决城市的打车难先从城市合理停车位的设置并加以引导开始吧。
相信北京可以为全国做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