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离我们有多远?仿佛隔山?其实大师离我们并不算遥远,因为大师就在我们身边,音容笑貌我们每天都能看得见。这一点,著名雕塑家纪峰先生的感触是最深的。
12月8日,《纪峰雕塑艺术展暨冯其庸学术馆开馆一周年特展》将在江苏无锡的惠山区冯其庸学术馆开展。季羡林、启功、饶宗颐、徐邦达、姚奠中、叶嘉莹、马季、冯其庸、韩美林、王昆、乔羽、姜昆、李文华……30多位在各个领域都堪称大师级人物,将“齐聚”这里,与您来一次“心灵”的对话。穿越时空与地点,不分行业与年龄段,只就精神与心灵,来一次真诚的“对话”。
说到自己与众多文化艺术界大师们的感情与交流,纪峰深有体会。我的两位老师对我的影响最大,韩美林老师对我从来都是严要求,他说的话至今我都难忘,他说世上没有救世主,只有靠自己;现在脚踏实地做事,20年后就能成为栋梁;作为男人要能震动地球。老师对我的教诲让我沉心20年,知道了如何在艺术中把握人物特点,又能在突出人物特点时再展示艺术的魅力,把生活与艺术更好地融为一体。而冯其庸老师更是提携后学,总是教诲我要做艺术先做好人,并鼓励我从雕塑大人物中感悟出大师们的精神与精髓。正是两位老师的严厉与鼓励,才使我在特殊的土壤里坚守艺术,不失自我,并厚积薄发。也正是两位大师的鼓励与帮助才使我有机会认识了这么多文化艺术界的名人,使我有机会与大师们进行一次次的精神“对话”。同时两位老师又为我做出了榜样,他们不炒作,只是默默做事,对我影响很大。2011年我觉得自己的创作可以了,于是想在美术馆搞展览,韩老师给我写了四个字“低头拉车”,让我再一次沉淀下来,于是我又开始沉下心来创作,并且坚持艺术创作,远离商业创作。
不记得是谁说过一句话,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是美的,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是会“说话”的,纪峰的作品就是如此,会说话会表达。就像创作饶宗颐的作品时,当他的女婿、著名词作家邓伟雄先生到纪峰工作室看了样稿之后说,仿佛听到饶老的琴声。
只有神形兼备的作品才能打动人,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感动自己,让自己融进其中。纪峰说,艺术家分为两类,一类是职业型的,一类是事业型的,而我属于后者,把对雕塑的创作当成事业,全身心投入,苦中有乐,乐在其中。
纪峰说,我能有机会认识这么多文化界名人,从雕塑他们的作品中感悟他们的精神,抒发他们的情怀并让我从中受益,我是幸运的。我会珍惜每一次的雕塑机会,会在与大师对话的路上继续走下去。
大师离我们有多远?大师就在身边,通过纪峰的作品我们可以与大师常见,甚至天天见。
向远去的大师致敬,向健在的大事鞠躬,学习永无止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