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智慧(28)

标签:
365教育智慧校园 |
分类: 著作文章解读 |
http://s16/mw690/6d6666f7tdf93b194c19f&690
1170篇:苏霍姆林斯基经典案例中的教育智慧
逍遥行者
2013年6月20日
1、把孩子领进我的智力生活世界中去
——怎样培养孩子热爱读书的情感
学校教育和教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青少年把读书作为最大的享受,促使他们从小就开始藏书,并将之视为引以为豪的传家宝。生活证明,如果培养出的年轻人酷爱读书,那么他不会在闲暇时因为无所事事而苦恼,更不会去追求无谓的消遣。一个人的精神需求是不应靠别人来满足的,而应靠自己去创造个人的精神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第363-364页
[教育案例]
每当我把我的每一个学生领进我私人的图书馆里时,我认为那时才是我同我的学生精神交往惟一可能、惟一顺利和幸福的时刻。这是孩子第一次与我精神生活最重要的源泉相识(后来每一个学生更加详细地利用我的图书馆)。在几间房子里、走廊里,从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图书……有个男孩名叫科利亚,性情文静,特别不爱显露自己,恰恰使我不安的是,他太温顺了……他过于勤恳地去完成我在课堂上、在我们学校里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安的是,“思想上的连锁反应”在孩子的意识中慢慢地发展着。我给这个男孩一本书读,男孩当时正在三年级读书。书是法国作家马洛写的《无家可归的人》。男孩得到这本书非常激动。当时我们谈得很开心,我们一边谈,一边朝我的图书馆走去。
“是的,剩下的,来不及去读了。”
吃惊的科利亚看了一下图书。我看到他眼里充满了一种新思想。
我的心由于高兴激荡起来,这是由于这个男孩想到了:人的周围有个知识财富的大海,可他甚至连一小部分也未了解。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二)》第209-211页
[案例赏析]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他曾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是我教育信念的一个信条。”(五-580页)他认为,一所学校,第一件事就应该有书籍。书籍在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尤其是在儿童的自我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遗憾的是,在某些学校里,没有选购一些较优秀的自我教育的书籍,即使有这样的书籍,那也往往闲置在书架上,像一个个沉睡的巨人。他要求在自己的教育集体里力求做到,在学校里有大量的优秀图书,它们反映了堪称为年轻一代的楷模和指路明灯等人物的生活和斗争。
孩子们养成阅读好书的习惯,对他一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孩子们对书籍的热爱,养成阅读的兴趣,可以促进他们的自我教育,也可以促进他们思想的转变。因此,苏霍姆林斯基经常带领一些不热爱读书的孩子到他的私人的图书馆或办公室内去,让孩子们自己去选择喜欢的书籍去阅读,用自己读书的经历与收获激励孩子们去热爱书籍和阅读,并教给孩子们阅读的方法。“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这种对阅读无限痴爱的情感,怎能不激起孩子们热爱读书的兴趣?
正是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引导下,小学生科利亚产生了“人的周围有个知识财富的大海,可他甚至连一小部分也未了解”的想法,激励他通过阅读去了解周围知识财富的大海,以苏霍姆林斯基为榜样,到书籍的海洋里去遨游。苏霍姆林斯基曾非常感慨地想到:使每个学生头脑里都能有这个想法是多么重要啊,所以我力求做到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按自己的方式得到这个想法。如果您想使您的学生看到、理解到并感受到他一生中需要掌握什么样的精神财富的话,那您就把他领进您自己的智力生活世界中去吧。让他把你看做是一位面对浩瀚的大海在思索、勇于探索的航海家吧;让他把您看做是奉献自己毕生精力也研究不完那未知领域的一部分,但仍大无畏地踏上征途去求知的博学家吧!
苏霍姆林斯基把孩子们领进自己智力生活世界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目前在我们的校园里,不少的校长和教师极力倡导孩子们去热爱书籍,阅读书籍,甚至在会场上经常大谈读书的好处。可他们自己却阅读很少,甚至整个学期读不了一本书。这样既谈不上对学生的阅读起示范和引导作用,更谈不上教给孩子们正确的阅读方法。现在有的学校里,经常倡导“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要求教师和孩子们共同精读一本书,一起畅谈阅读的收获与体会,这样一定会对孩子们的阅读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愿我们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读书经验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拿起书本阅读吧。为了我们自己的专业成长,也为了引领孩子们去阅读,何乐而不为呢!
2、与素不相识生病女孩的交往
——如何培养需要人的情感
[教育箴言]
教育技巧精细的方面之一,就是去创造自己的学生具有需要人的情感,培养小公民使他学会做一个忠实于别人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二)》第199页
[教育案例]
有一次,我收到了一位老教师写来的令人忧虑的信。信中说:在海边的一个小镇子里有个10岁的小女孩叫伊拉。她得了重病在家卧床不起。伊拉在患病之前读书写字样样行,可现在她被局限在窗子里的世界了,只能隔窗相望那远山的风光和听着大海波涛那没完没了的噪声。小女孩惟一的亲人就是奶奶。可奶奶一上班,就只好把她丢在家里,一连就是几个小时。伊拉原先很爱画画,可是现在她不仅拿不动画本了,也握不住笔了。读书一天只能看上两三页……小姑娘很喜欢看有关鸟类、动物类的童话故事,可现在也很少看到了……我把这一切都讲给孩子们听,拿出一张照片交给他们看,并指着照片上那个有着一对深沉大眼睛的姑娘就是伊拉。
几年来,我的学生们一直都在关心着那些在生活上有着艰难困苦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二)》第201-202页
[案例赏析]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注重从小培养孩子们同情、怜悯、谦虚、善良、奉献等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感。在这一方面,作为一名卓越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既有精彩的、含义深刻的论述,也有许多给我们启迪的教育案例。本案例中,写他引导孩子们与一位素不相识、重病卧床的小女孩交往的故事,目的是在引导孩子们通过关心在生活上有艰难困苦的人,培养孩子们需要人和同情人的道德情操。
为什么培养孩子们需要人的情感?他说过:“人不可能单独一个人生活。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和欢乐,就在于与他人交往。你的每一步、每一句话,你的每个眼神,甚至你目光一闪或者一抬手,这一切都在别人的心目中留下反响。”(二-198页)多么富念哲理的话语。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说的,也是引导孩子们通过做关心别人的事来体会和建立这一情感的。
多才多艺的伊拉因生重病而卧床不起,疾病和孤独在折磨着她。苏霍姆林斯基抓住教育的机会,把她介绍给了自己的孩子们,引导了孩子们的无限同情,我们给她寄去的编写的童话、绘画等,激起了小女孩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们同情人、关心人的道德情操。
苏霍姆林斯基还告诫我们:孩子们每天都在校园里、走廊里、班级里彼此碰面。他们的目光彼此相遇,会将自己的秘密传递给对方,他们在一起互相争论、欢乐、忧愁,有时候还打架,给自己带来大大小小的怨恨,一些生活琐事往往会影响人的关系。而教育者的责任,在于引导孩子们通过正确处理孩子们之间的关系,不断建立同情、帮助、关爱等各种良好的情感。教育的实质,就是长期地去培训儿童理解“人是最宝贵的财富”这一真谛。
分析我们今天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享受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部分家长和学校教育方法的不当,使不少孩子对年迈的老人和生病的同学缺少感恩与同情之心,更不会伸出援助之手。因此,我们应当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方法,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结合我们学校和孩子们实际,培养孩子们同情怜悯之心,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3、让孩子们赤脚走过童年
——为什么让孩子在夏天赤脚走路
[教育箴言]
良好的健康和充沛旺盛的精力,是朝气蓬勃感知世界、焕发乐观精神、产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意志的一个极重要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四)》第217页
……从“快乐学校”头几周的教育工作起,我就很重视体育游戏。在高年级学生的协助下,我们修建了游戏场,架起了秋千。我们始终有足够的球类,在二年级时,孩子们已开始打乒乓球。孩子们也喜欢掷铁饼和掷球,爬绳和爬竿。
我认为使他们具备防止各类伤风感冒病的免疫力是特别重要的,这类倒霉的事有好几年叫人不得安生:到气候急剧变换的时节,几乎有一半孩子都打喷嚏。即使孩子不发烧,他也不能在这种带病的情况下正常地学习。根本上治疗伤风感冒的药物是没有的。有好几种感冒并不属于传染性疾病,而是感觉的机体对周围环境急剧变化的一种反应,这已为医学所证实。多年的经验证明,脚特别敏感。如果脚怕受一凉,这个人就容易得非传染性的感冒。我们教育工作中形成的增强体质的步骤是从锻炼脚开始的。当然,同时也应注意孩子总的情况。锻炼脚,没有什么定期的专门训练。必须坚持总的作息制度,不让孩子们习惯于温室的环境,不要对他们进行不必要的照顾,因为这反而会削弱机体的抵抗力。要是孩子夏天不打赤脚——那么什么洗澡和用湿毛巾擦身都不管用。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三)》第148-149页
[案例赏析]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孩子的健康教育工作。“我想不厌其烦地再三重复: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给教师的建议》第382页)他认为,儿童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性、对自己力量的信心等,都取决于他的生命的活力和精力的充沛程度。因此,苏霍姆利斯基跟家长的谈话,首先要谈孩子的健康。
为了增强孩子身体的抵抗力,他要求孩子在寒冷的冬季用雪来擦拭身体,整个夏天赤脚走路,即使是下雨天也不例外;并且他还跟家长约定,在夏天以及在春秋两季较暖和的月份里,让孩子们完全在室外睡觉,请父母们为孩子安置了专门“睡觉的角落”——于草垛上或防雨的棚子下面。经过这样一番体质的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变得结实而漂亮,杜绝了感冒、肺病、风湿等疾病。
让孩子们在整个夏天赤脚路,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这是一个近似荒唐的决定,也一定不会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支持。但这决不是苏霍姆林斯基突然心血来潮而采取的决定,而是经过科学验证和实验考验的结果。“农村孩子一向习惯于热天光着脚,这对身体是一种极好的锻炼,是防止伤风感冒的最好办法。”(3-36页)因此,他特别强调,我们教育工作中形成的增强体质的步骤是从锻炼脚开始的。不能不说他对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是有科学眼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