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时的早餐

(2022-12-10 17:16:42)
分类: 童年和故乡

        曾几何时,我的饮食习惯,已经悄然改变。首先说早餐。
        我儿时生活的地方,在湖北与江西交界地带的阳新。早餐我们很少吃面,也几乎不到外面去吃,因为当然那时外面也没有卖早点的。平时主要是泡饭和稀饭,馒头,偶尔有油条和包子,从母亲上班的医院食堂买回来,稀饭主要是白米粥或者红薯粥,没有北方的包谷粥或者小米粥。什么菜呢?主要是各种咸菜,还有豆腐乳。
      咸菜是什么?腌白菜、腌萝卜。腌白菜包括酸白菜,雪里蕻品种繁多,不过我们那里没有大白菜,换句话说也就没有泡白菜。小时候还吃过一种腌包菜,后来不再有过了,味道也忘了。还有各种泡辣椒、腌豇豆,红的绿的。又一种刀豆,也是泡着吃的。
       腌萝卜又有两种,一种是晒干之后再腌的,口感不那么脆,一种是泡的鲜萝卜,加入红椒粉,酸脆甜咸,都放在副食品店卖。
       豆腐乳大致是两种,一种是副食商店卖的红腐乳,比较干,粉粉的。一种是母亲自己做的,白腐乳,水分多一点,绵绵的。
        现在想起来,我小时候吃了很多腌菜,这是一种地方习惯,也是物质匮乏的年代的特色。咸菜就是那么一口咸水味和咀嚼的口感,豆腐乳则稀罕那一口特别的绵香味,这两种食材,两种口感,各有其妙。后来早餐的佐菜慢慢丰富起来,有藠头、豆酱,还有各种小鱼干,蒸干菜(比如马齿苋和蕨菜)。
     上高中之后,街上才开始流行早点,卖米粉、馄饨,以及油条、包子,也有稀饭馒头。于是,油条包子吃了不少。偶尔会吃馄饨,馄饨吃得少是因为它需要坐在摊子边上吃,我们小时候一般还没有那个习惯 。我们那里的馄饨又叫清汤,这个叫法和江西一些地方是一样的。但做法和味道又不一样,我在金溪南丰等地方吃的清汤,是所谓纸皮馄饨。它虽然皮薄,里面包的肉并不少,是那种剁得很细的肉糜。我们那里的清汤皮很薄颜色偏黄,里面的肉非常少,仅仅一点肉星子,吃起来口感绵柔,一直都喜欢,以至于后来其他地方的馄饨都不太令我钟意。我们那里的米粉像江西上饶地区的烫粉,印象中这种粉我吃的也并不多。
    街上的早餐,比如包子、馒头,没有什么特色,传统和常见的有油条、麻圆、麻花等,后来增加了油饼和油炸粉条饺子。比较特殊的,一种是大号的汤圆,一种是芋头丸,个头也很大,像鹅蛋。
     以后还流行过两种米粉,一种是白色的折粉,一种是红薯粉,黑黑的圆圆的细细的,形状类似现在普通的白色米粉,在街上卖,我却基本上没有吃过,因为这时间我已经考到武汉读书,离开了,而再后来,它们在早餐店也没有再流行过。
        这些食物,简单又普通,值得记录下来,是我成长过程的一个见证,就是这个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8月婺源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