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835336975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重走湖北民居路:鄂东南民居的形制改良
(2022-04-25 15:59:01)
分类:
山村考察(湖北省)
重走湖北民居路:鄂东南民居的形制改良
鄂东南地处湖北、江西、安徽交界。也是湖北省最南部的地区,这里的传统民居,
以厅堂为中心,轴线对称,围绕天井排水通风采光,厅堂面向天井开敞,
属于典型的南方天井形制的民居。
大冶市金牛镇白仁村,还藏着一组清代晚期的典型民居。
可以看出来开间的划分,中间是槽门。大门和两边是持平的。
两幢并列的五开间大宅,形制基本上是一样的,组合上看不出主次,形象上没有中心感。
这一组建筑,主人曾在上海经商,开了纺织厂、帽子厂,一门五兄弟,积累财富回乡建了大屋。很多理念是外来文化和当地文化的碰撞,尽管他们仍然很保守。
这两座建筑,属于典型的天井式民居,门厅设置的回楼(这一座的回楼没有和厢房连起来)。问当地人,他们说,这个没有什么实际功能,就是为了好看。
两个并列建筑之间,一堵墙,两边分别是虎眼天井。
这一幢的回楼,延续至左右厢房,加上正屋和正厅的二楼,可以形成一圈回廊。正屋(卧室)和正厅的二楼之间有一个高差,因此它还不算是真正的走马廊。
后面这一幢竟然是九开间,老太婆阻止我们进去,说是破屋有危险。
这个门厅上方的回楼更加气派,但是它似乎没有意图建成回廊,把前后厅堂之间的天井用一个屋顶罩起来,所以中间成了一个完整的没有天井打断的厅堂。
这个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厅堂两边用于卧室采光的天井是贯通的。
这是一种形制的改良,天井变成了为卧室采光服务。而不是为了厅堂,光线不在中间了。
我在鄂东南地区曾经发现了很多这种类型的变革案例,这一处厅堂两边分别实是四个开间,所以显得更加明显。
回到前面这个老一点的宅子(主人说,一百多年,我估计是晚清的房子)。这里还是以中间厅堂为中心的,可以看出来,二楼是可以走通的,然而没有什么实际的功能。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重走湖北民居路:江汉平原撷珍
后一篇:
重走湖北民居路:鄂东北大别山那边的八字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