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建筑学习笔记(节选)

分类: 山村考察(徽州、山西) |
山西古建筑学习笔记(节选)
一年之内,我连续四次造访山西,兴奋、新奇、目不暇接、雾里看花、无法入手,直到最近一次,我才静下心用建筑学的记录方式来学习这些古建筑。
中国的大地上,既然还保留着唐宋古建筑的遗存,我们为什么不去亲临膜拜和学习?
如何学习?既然我是学建筑出身,对于这些传递古风的珍贵古建筑表达敬畏的方式就是画下来。最开始的想法还是轻轻松松画点速写,描摹出一点诗情画意,到此一游罢了,前面几次都是 如此,但对那些建筑的形体尺度、技术个性和梁架特点仍然是隔膜和模糊的,读了很多的相关文献和资料,感觉还是要结合建筑图对照来看,才能相对清楚和理解,才能真正把握住那个物体的特征。然而有很多建筑一时找不到图,况且有了别人的图了,看的时候印象又不深,怎么办?自己画呗。为什么开始的时候不画?这都是功利思想使然,因为既然知道这些著名的建筑人家已经研究过和画过,我何必自己再画一遍呢?有什么价值呢?然而为了帮助自己理解,还是逼着自己采用了建筑图示的方法,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现场画的,加上回来补充的,暑假下来,画了二十多张。画多了,我发现这些图,其实可以用于建筑史课程的辅助讲义,真是一举两得,这是事先没有想到的事情,原来为己之学,也是可以用于他人的,给年轻人的学习提供一点借鉴和帮助。因此,这个暑期,我感到很充实,很有收获。
作为建筑学专业出身,平面、剖面、细节,画下来,可以算是走得更近,看得更清晰,尽管还是存在很多的未知,毕竟没有苟且和辜负,算是好好学习了一把。
以前常看梁思成先生当年绘 制的山西古建筑测绘图,令人感到遥不可及,所以会有意无意地回避,今天自己浅尝辄止地涉足一点点,重新看这件事,更加切身体会到前辈的伟大。我相信,梁先生当时内心饱含的,也是敬畏和膜拜。虽然远远不够,但还是开心自己有幸能够传承到一点点前辈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