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写生之金溪中国传统村落(四十一)印山

标签:
历史旅游文化杂谈 |
分类: 古村落钢笔写生 |
古村落写生之金溪中国传统村落(四十一)印山
印山村位于金溪县琉璃乡,徐氏聚居。村落处于山脚溪畔,坐东朝西,小溪环村,规模完整。《印山徐氏十二修族谱》载:徐氏为汉代高士徐孺子后裔,北宋时安吉公任新城(今黎川)知县,途径此地,因爱其山胜,遂卜居之,是为印山徐氏始迁祖,至今繁衍了32代。因村前山顶上有一石形似印章,而得名印山。 “ 尚庄是县,
黄坊是府,印山好比金銮殿。”印山是著名的印山石出产地,印山石保证了金溪建筑的品质和审美品味。 2016年列入中国传统村落.
印山徐氏有进士4人, 徐鹏起(崇祯13年),徐继昌(康熙39年),徐大安(雍正元年),徐蚕钧(道光15年)徐鹏举
一家四代更是出了3个进士、4个举人。即“祖孙进士,父子进士;兄弟同榜,叔侄同科”。另有杨氏进士杨才光(淳佑7年)。

印山在琉璃乡的西边,毗邻临川区。但是我们早在2013年就慕名造访过那里,它的北门部分,从村庙(山东庙)到枫树樟树林、竹林、门坊、池塘、祠堂、再门坊进村,空间序列和层次非常丰富。

徐兰仕宅。村中巷道保留完好,建筑又以徐兰仕宅最具规模和精美。但是它并没有艳丽的色彩和张扬的造型,而是整体灰白的基调,厅堂,偏屋,绣楼,花园,木石的组合,低调而精致。
徐兰仕宅内部,水磨青砖砌墙,印山石石板墙裙,印山石条石铺地,灰白色的世界。
再次走进印山,发现徐兰仕宅这个门楼上原来用白灰糊住的字被洗出来了,是世科第。
科甲联芳门楼,也是旌表徐鹏起(崇祯13年),徐继昌(康熙39年),徐大安(雍正元年)这三位进士的牌坊。
青云一路牌坊,上有崇祯年间的纪年,是旌表徐鹏起(崇祯13年)的牌坊。
临溪的一座门坊。

印山在琉璃乡的西边,毗邻临川区。但是我们早在2013年就慕名造访过那里,它的北门部分,从村庙(山东庙)到枫树樟树林、竹林、门坊、池塘、祠堂、再门坊进村,空间序列和层次非常丰富。

徐兰仕宅。村中巷道保留完好,建筑又以徐兰仕宅最具规模和精美。但是它并没有艳丽的色彩和张扬的造型,而是整体灰白的基调,厅堂,偏屋,绣楼,花园,木石的组合,低调而精致。

再次走进印山,发现徐兰仕宅这个门楼上原来用白灰糊住的字被洗出来了,是世科第。

科甲联芳门楼,也是旌表徐鹏起(崇祯13年),徐继昌(康熙39年),徐大安(雍正元年)这三位进士的牌坊。

青云一路牌坊,上有崇祯年间的纪年,是旌表徐鹏起(崇祯13年)的牌坊。

临溪的一座门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