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芳源——涓涓清流浅浅春光都寄托了空帘阑珊

标签:
历史旅游文化 |
分类: 山村考察(江西省) |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芳源——涓涓清流浅浅春光都寄托了空帘阑珊
芳源村在县城秀谷镇南。这是一座普通的古村,而且已经人去楼空,但是仍然可以看见它曾经的格局和肌理。 村落坐落在一块面向田野的小坡岗上,由东西绵延的两个组团组成,新村和旧村截然分开,成就了旧村的尊严,也使我们领略了它不曾逝去的芳容。芳源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给我留下美好的印象。




溪上架桥,是进村的通道,沿路走,可以听见桥下潺潺的水声。桥头那个半垮的屋顶,是进村门楼的所在。那座古老的石桥,已经被络石包裹,像穿了一件绿色的毛毯。

村口(水口)的古桥,在古树的掩映之中。小溪到这里有一个向南90度的拐弯和较大的落差,可以听见溪瀑落水的声音,水的这一端还有一座小庙,古树,古桥,古庙,构成一幅诗意的图画。这里是村落的端头节点,是村民进出的必经“关口”,也是人们对故园的标志记忆。

被野草埋没的巷子。

人去屋空。

薜荔装饰了村墙,不需要人来打扮。小径从中间穿过,仿佛穿过时间的隧道。
草中挺立的魔“花”。

远处仅剩的门洞仍然昭示空间的界限。

经过了村口(水口)节点,村前的小径继续向西。这使我推测西边属于另外一个村子,只是两者挨得很近罢了。

村西另一个组团的门坊。砖墙沁出锈色,和转的颜色很协调,符合“金溪”本色。

每个方向都是框景。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金溪县城南部的村子,很少有石板墙裙,是一个规律,应该是缺少石材的缘故。
村外不曾受到干扰的池塘风景,蓝天照在池塘里的面孔,欧珀宝石一样干净温暖。
芳源是金溪的古村众多荒废古村之一,虽然几乎已经空无一人,但是,花香,草色,水声,鱼影, 拱桥,石径,柴扉,年复一年,它们自己编织着光阴的故事,演绎着另一番的自在。
它们的难能可贵之处,是把旧村的部分保留下来,成为已经逝去的村落文化的真实标本。





村前小径傍着一条小溪,与村落分割开,顺着村落的外轮廓,沿东西方向延伸。路旁还分布着古树,野芋,蒲草,白茅,荷塘。这样的风景,经过村民不经意的打造,浑然天成,超过所有城市里所谓大师的设计。

溪上架桥,是进村的通道,沿路走,可以听见桥下潺潺的水声。桥头那个半垮的屋顶,是进村门楼的所在。那座古老的石桥,已经被络石包裹,像穿了一件绿色的毛毯。

村口(水口)的古桥,在古树的掩映之中。小溪到这里有一个向南90度的拐弯和较大的落差,可以听见溪瀑落水的声音,水的这一端还有一座小庙,古树,古桥,古庙,构成一幅诗意的图画。这里是村落的端头节点,是村民进出的必经“关口”,也是人们对故园的标志记忆。

被野草埋没的巷子。

人去屋空。

薜荔装饰了村墙,不需要人来打扮。小径从中间穿过,仿佛穿过时间的隧道。

草中挺立的魔“花”。

远处仅剩的门洞仍然昭示空间的界限。

经过了村口(水口)节点,村前的小径继续向西。这使我推测西边属于另外一个村子,只是两者挨得很近罢了。

村西另一个组团的门坊。砖墙沁出锈色,和转的颜色很协调,符合“金溪”本色。

每个方向都是框景。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金溪县城南部的村子,很少有石板墙裙,是一个规律,应该是缺少石材的缘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