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835336975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抚州会馆和拟岘台
(2019-02-16 21:14:16)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与爱好
抚州会馆和拟岘台
一九九七年,二十二年前,我带学生实习住在襄阳,当时没有改名,还是“襄樊”。虽然不是首访襄阳,但却是第一次看到抚州会馆,而且当时二十来岁,也还属于懵懂无知,戏台(楼)牌匾上四个字竟然认错了两个。原文"峙若擬岘",我念成了"诗若凝岘"。当时牌匾蒙尘,字迹难辨仅是一方面的原因,不懂典故、想当然也是原因。
http://i.hj.cn/xywb/20150210/XYWB2015021025_3.jpg
2012年我初访抚州,来到抚河边,就回忆起1997年这段经历,寻找位于河边的拟岘台,才发现古台已无踪影(我知道抚州有拟岘台的时间早于2012年,具体时间忘了)。拟岘台,北宋嘉祜二年(公元1057年),抚州太守裴材感抚州所在山水形胜有似岘山,并为追羊祜羊叔子之高风而兴建。曾巩曾为之作记(拟岘台记:“
尚书司门员外郎晋国裴君,治抚之二年,因城之东隅作台以游,而命之日拟岘台,谓其山溪之形,拟乎岘山也。数与其属与州之寄客者游
其间,独求记
于予。”
),
王安石也为之吟诗(
为裴使君赋拟岘台:
君作新台拟岘山,羊公千载得追攀。
歌锺殷地登临处,花木移春指顾问。
城似大堤来宛宛,溪如清汉落潺潺。
时平不比征吴日,缓带尤宜向此闲。
)
。襄阳的抚州会馆为清代建筑,立于汉水北岸,与岘山隔岸峙立,此刻会馆主人想到了故乡的拟岘台,将会馆戏台(楼)比作了(若)拟岘台。这也是我后来再次辩认这四个字时困惑的问题,原来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拟岘台,只以为这个抚州会馆的戏台自比"登台赋诗,仿佛凝聚着对面岘山之神气"。后来发现那个字是擬不是凝,则又困惑为什么有“若”又有“拟”?再后来知道拟岘台是千里之外的江西抚州专门修建的一个台。
最近查阅襄阳抚州会馆的资料,还发现有人发现老墙上有"羊城馆"和"羊城祠"的铭文砖,才得知,羊城还是抚州历史上的别称,一说地形风水,一说仰慕羊祜,一说府治在羊角山。这样再联系
抚州太守裴材当时建拟岘台,应该是说所选位置在一处山峰地带,即羊角山一带(历代抚州府志都说中和元年(公元885年),危全讽筑子城于羊角山。),我考察过抚州古城所在,那里的确是一个山坡,道路起伏,荆公路就位于坡顶,有一座位于山脚路边的民居建筑门楣题字“维角钟祥”,应该与羊角山的“角”
有关
。后来,抚州文化局的领导带我去看
拟岘台的旧址,也是在江边一块高地上,但又限于高度不够
,于是建高台弥补,
这真是开眼界。
这个梗一环又一环,联系抚州和襄阳两座城市,反映了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说明了一个人的见识是多么重要,而且一个人的见识需要时间和空间的纵深来锤炼和补充。
今天的抚州市已重建了拟岘台,这虽然不是我主张的(新建仿古建筑,都不是我主张的),但每次在抚河边,就能联想到汉江(襄江)边的情景,襄阳的城市格局是一河两岸,江南是治府所在的襄城
区
,江北是樊城区,
岘山位于襄城区的古城西南,
抚州会馆则在江北的樊城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襄阳依山带江,典型的山水园林城市。
抚州也有一河两岸的格局,河西是府治,河东是文昌里。建
拟岘台的本意是以台拟岘,
所以位于府治所在的河西,遥望河东岸的文昌里。
拟岘台隔抚河还可以眺望位于临川和金溪之间的灵谷峰,这种格局又很像位于襄阳樊城区的抚州会馆,隔岸与岘山相峙。
两座城市,都拥有宏大的山水格局,中国的古城多有这样的风貌,是一项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
想想自己这些年,跑抚州的次数超过襄阳好多倍,是不是和97年与抚州会馆的这次机缘有关呢?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那些与探索相关的往事(三)抚州黎川
后一篇:
那些与探索相关的往事(四)抚州东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