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2017-08-28 22:15:00)
标签:

历史

旅游

文化

杂谈

分类: 山村考察(江西省)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褐源村位于金溪县秀谷镇,在镇区南数公里。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褐源村主要为郑氏和张氏居住。其中的郑氏为浙江浦江义门郑氏的分支,因合食义居十五世而闻名江南——与我的外公义门陈氏拥有同样的声誉。这座村落坐落平原岗地,坐北朝南,进深无几(不过数十米),东西展开竟有600米,几乎是金溪古村落之中水平展开界面的极致案例了。村前的池塘沿着村落的边界延展,倒映着村落的轮廓,相映成景。(金溪的朋友指教我,褐源走出去的著名人物分别有——褐源郑家,北洋政府道尹、河南省湖北省财政厅长郑焯;褐源张家,明末进士,宁前道副使张应吾。
       朋友问我,为什么要流连古村,醉心速写?我说,大约是可以避免自己流连和醉心其他的东西吧。最近我印证了自己的一个看法,一些人文社科专业的专家学者,对中国大地上至今名不见经传且迅速谢幕走向消失的古村落(包括金溪古村)全然“无感”,这件事我早已心知肚明,本不奇怪的,但是近日闻之,莫名有一种澄观和了然的释怀,并再次开心自己一路走来的自觉。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没有感情,始于读书人,也就是所谓文化人,信然!
       我分别在春天和冬天游历过这里,顺着池畔的小径,一会儿门楼幽深,一会儿空园旧墙,一会儿蔷薇挂满枝头,一会儿荷叶点缀池塘,每一次转角的前行,都分明是一次奢侈的徘徊。
       褐源村令人难忘,在于它平远的构图和纵远视野,在于它在平地之间营造的秩序,宽松而大度,代表了儒耕文化时代,人们的居住理想,礼乐制度和审美趣味,非常符合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尺度舒展,张和有度,平静,亲切,安宁——纵然村中已经几乎没有居者,但是这些村屋的组合,路径的穿插和联通,交织着前世的因果,以及岁月流逝的声音,化为呢喃的耳语,一遍遍回荡在我们行走的路径之间,即使在如此平旷不奇的田野之间,依旧久久挥之不去。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空园古树。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这是留下来的村居建筑。现代的建筑没有掺杂在里面,它们似乎也懂得羞与这些历史的经典同列。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这样的风景,在我眼中堪称绝品。春水春草春树,虽然在平原地带,丝毫不沾染现代的工业气,也不借助所谓设计气。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公祠的门外,原来应该是一面照壁。谁能说这里是荒诹野居?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这样的植物配置,出自民间的高手。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视野所及,都被关怀,澄亮的池塘,如素女照镜,似乎从未受到打搅。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照理说,“方盒子”的建筑轮廓,砖石的建筑材料,都是人工的产物,但是和池塘,草木,毫无违和感,这里面,低调的品格和精致品质,加上时光的打磨,使他们完美地融合了。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屋檐着花。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义门里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在我眼里,这座村落处处是景,处处引入入胜。我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塑料花,喜欢硬质铺地,喜欢城市广场,矫揉造作的景观。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村门后面的秩序。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野花愿意簇拥的,一定有大德大容。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村门外的视野。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村巷。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右边,村墙已经坍塌。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村前沿着村路。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典型的金溪“方盒子”建筑。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大约因为纵深不长,横向的显出单调,于是院墙轮廓的错落弥补了层次的不足。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浦江旧第。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褐源村(进士村)——池畔回荡岁月的耳语依然无人能共
追寻石径,若有若无的耳语,必定在转角间,随风而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