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肖公庙傅家——被埋没和被遗忘的隔世凝眸。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杂谈 |
分类: 山村考察(江西省) |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肖公庙傅家——被埋没和被遗忘的隔世凝眸。
肖公庙村位于金溪县合市镇,原属崇麓乡。
这又是一座小村,现在只有十户人家,但是令人绝对不能小觑,虽然我们在县城通往合市镇的636乡道路边,车子稍微开快一点,就很容易把它错过。以至于很多人至今不知道村子在哪里,更不知道那面明代牌坊已经埋没在荒草之间。那就这样吧,隔世的凝眸,或许刹那间会降临在你身上,或许从此沦入洪荒。
小小村落,旧村部分保留得不多,但是一则与新村部分已经分开,二则古道、池塘、门坊、古巷,空间组合完整,没有破坏。其中保留着明末清初文学家傅振铎故里等古迹若干处—— 存“儒门甲第”牌坊,“谏议巷”门券和“进士第”、“甲科连第”、“儒门渗美”宅第门额。牌坊和进士第旌表明崇祯十年进士傅振铎的,题写“甲科连第”、“儒门渗美”门楣的宅子则是雍正时秀才傅乘龙旧居。
这是县道通往村门的小径,冬天,一路霜重。

牌坊嵌在门坊之中。

“儒门甲第”坊位于合市镇肖公庙傅家村口,坐南朝北。“儒门甲第”坊是标榜科举成就的牌坊,牌坊正中额楣横刻“儒门甲第”四字,左右有小字题为“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友人孔贞运为丁丑进士傅振铎题”左落款“崇祯丁丑仲冬吉旦”,说明牌坊建于明崇祯丁丑年,即崇祯十年,公元 1637年。
孔贞运(1574年—1644年),明朝大臣、诗文家,字开仲,号玉横,江左池州府建德县(今安徽省东至县)人。崇祯九年,入阁,官至首辅,宽复社狱,不逮问张采、张溥。寻引归。崇祯十七年(1644年),闻崇祯帝哀诏,恸绝遽卒。谥文忠。
傅振铎即本村人,明末进士,曾任兵科官职,明灭后曾任大顺伪官。史志对其记载不多,与这段历史有关。
“儒门甲第”坊为红石牌坊,无屋顶。牌坊当心间开门,为村落里巷的通道,边楼用竖石板封砌。门框上方石板上有三颗造型各异的门簪。门框上方是“儒门甲第”额楣,额楣两侧有方形人物云纹石雕。边楼右侧额枋正中书“礼门”,左侧额枋正中书“义路”二字。边楼下方为石板封砌,上方额楣的上额枋为装饰性月梁石雕。
这面牌坊虽然经过后来的加固改变,但仍然看得出来材质的粗糙,这种景象和蒲塘村、澳塘村的牌坊比起来,气象改变了很多,无论材质和形象都已旧风不再——不再饱满浑厚张扬,而是简洁肃然,显得低沉而内敛,宛如大明王朝的挽歌——这种建筑质量与时代气质的匹配,也许是偶然的,但在金溪这种对比却非常明显。

牌坊嵌在门坊之中。

“儒门甲第”坊整体保存较好。整座牌坊造型简约,用材特殊,结构稳定。纪年明确,红石为体,少见石雕。
后一篇:二十年前皖南的水彩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