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古村落赏析之小耿村——沉淀池塘的芳华夕阳下由远及近。
小耿村属于金溪县琉璃乡,与合市镇交界的地方。位置在东经116.6°,北纬28°。紧邻着大耿村,徐姓聚居。小耿村保持着金溪县古村落的典型格局和界面风貌。
这里是琉璃乡到金溪县城的必经之道。945县道以北大约200米,我们从琉璃乡来回县城,经过从这里,总会远远看见一个坐北朝南、面向田野、格局完整、非常经典的村落界面——门坊、围墙、村居、池塘、古树、竹林,整体保持金溪村落建筑固有暖色,风貌古朴。这种界面在金溪还有很多。后来知道,那是小耿。
小耿规模比较小,沿着进村道路的东西分古村和新村两部分,古村部分位于道路西侧,保留着东门以及中门这一个小组团,村门、横路、池塘、里门、纵巷、民居、古树,元素齐全,秩序明晰。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从界面组合看,沿着池塘展开,轮廓顿挫起伏,凹进凸出,古树掩映,远近的视角,整体显得非常有张力。
它的外门朝东,一滴水式,三个门簪,门楣刻着“立贤门”三个字。里面又一道中门朝南——这种层次在金溪其他古村常常见到。这样一座小村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还在于它的中门——刻着“南州高第”四字的牌坊制式门楼,在945县道上就可以看见,它的凹凸,它的质感,由远及近,慢慢显露,小村的轮廓渐渐清晰也由此渐渐高大。
古村卫星地图,可以看出来,新村和旧村分区明确。旧村部分,和环境已经融在一起了。
这面担任村落中门功能的牌坊式门楼位于村中的位置,坐北朝南,四柱三间三楼,面宽6.8米,通高6.2米,牌坊正中门额镌刻“南州高第”四字,右有“明万历乙未年孟春月吉日”的小字(1595年)。左有“福建参议门婿聂良杞”(聂良杞(1547~1619)字子实,号念初。江西省金溪县人。(今合市镇崇麓村崇阳聂家)幼笃志好修,潜心性理思考,尝从罗汝芳为师。隆庆二年(1568)进士,六年壬申授福建长乐知县,以父忧未赴。万历三年乙亥授河南辉县知县,八年庚辰徽入拜礼科给事,十一年癸未授云南签宪提督学政,十四年丙戌授福建建宁参议,以病请告回籍。三十八年庚戌奉诏起广西右江兵备,四十一年癸丑推升浙江嘉湖兵备副使,本年十月致仕!卒于万历四十七年,寿七十有三。赐进士第,授翰林院修撰,大学士钱公士升铭墓!在任五年如一日,均徭役,裁里甲,开河渠,廉洁奉公,勤于民政。入祀乡贤祠。为聂文麟父,(即父子进士)与聂廷璧时称聂氏三俊!)
它是目前金溪境内有明确纪年的九面明代牌楼之一。牌坊的额枋和立柱敷满精美石雕,内容包括鱼跃龙门、荷花水鸟(一路连科)、爵禄封侯、双鹿越溪、马上有喜、凤穿牡丹等等图案以及各种珍禽异兽和灵芝、龟锦纹等。雕饰的内容看似对称布局,其实内容各异。
这面牌坊,气质饱满,质地均匀,保存完整,是明代中晚期牌坊风格的代表。而且,牌坊周围的环境衬托牌坊,没有与之不协调的部分,仅此足以让小耿村在金溪古村落之中脱颖而出了。
看着这面牌坊,再回顾其他牌坊,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古人立好牌坊,一般对会请有地位有功名的人来提款。比如这个聂良杞,既是进士,又是本村的女婿。(蒲塘村的那面旌义坊上“名荐天朝”四字,也是请的本村本房女婿张应雷(进士)提写的)
下午三点来此,阳光正照,石质的牌坊泛着一片金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