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云南纳西族民居:雪山拥城,流水穿屋

(2017-03-20 22:53:49)
标签:

教育

历史

旅游

文化

杂谈

分类: 读书与爱好
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云南纳西族民居:雪山拥城,流水穿屋
      我也不知道,开学以来为什么会这么忙。答应给学生整理的课件,这一周显然是滞后了。明天就是周二,就是我说的武汉大学“乡土建筑的节日”。然而上节课讲的内容,还没有按照约定整理出来。
       离开丽江已经十七年了。那里现在是什么样子,我自然是不得而知,但是我梦中的丽江,还是从前的样子——匆匆的一次游历,我本没有权利说我是研究过丽江民居的,只留下初步的观感,很多细节没有深入。但亲身的体验,还是给了我真实的印象和记忆。至今都感谢建筑学老前辈高介华先生,他得知我去大理,鼓励我一定去丽江看看。这不,虽然朱老师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我贪玩,然而我毕竟去了丽江,不然时至今日如果还没有去丽江我不知道该有多后悔。
      我今天还和抚州的朋友陈主任交流,我们潜心乡土建筑二十年,当它成为一个热点的时候,我想的事情是,随时准备退出。因为我们心中,做一件事,就希望安安静静,独立思考。学习乡村既是破除自己的无知和狭隘,是践行亲力亲为的体验式学习,也是自己的感情寄托,而我们心中对乡村和乡土建筑的理解,同样也应该是安安静静的。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云南纳西族民居:雪山拥城,流水穿屋

丽江聚落特点

山脚下,古道驿站,三山为屏,一川相连,三河穿城,家家流水,门门柳树。

丽江建筑特点

外部造型:穿斗木楼,悬山土墙,厦廊穿插。

房屋布局:临水顺山,四合天井,一进两院。

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云南纳西族民居:雪山拥城,流水穿屋

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云南纳西族民居:雪山拥城,流水穿屋
商街。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云南纳西族民居:雪山拥城,流水穿屋
水街。
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云南纳西族民居:雪山拥城,流水穿屋
高原姑苏——小桥流水人家。和我们熟知的江南水乡比较起来,这里的建筑,显然不是粉墙黛瓦,然而这并不是说丽江的建筑不素雅——我甚至怀疑,这些红色都是后来涂抹上去的(这应该是事实,整个丽江都是震后重新修过的),假如是木质原色,应该比这样的情景古旧淡雅得多,也真实得多。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云南纳西族民居:雪山拥城,流水穿屋

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云南纳西族民居:雪山拥城,流水穿屋

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云南纳西族民居:雪山拥城,流水穿屋

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云南纳西族民居:雪山拥城,流水穿屋
地面上的五花石,是原状。
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云南纳西族民居:雪山拥城,流水穿屋
大石桥。鲜红的色彩的确有损丽江的历史真实感和建筑的质朴。但是,我只有主动在印象中过滤这一层新装,没有办法。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云南纳西族民居:雪山拥城,流水穿屋
五花石,四方街。
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云南纳西族民居:雪山拥城,流水穿屋
图中的丽江,比现实的更“真实”。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云南纳西族民居:雪山拥城,流水穿屋
这里和白族一样也采用院落式建筑布局,但和白族显然不同的是,它们没有钟情于外墙涂抹白色和运用彩绘。而是把木材和土石墙体原本的色彩与质感露出来。
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云南纳西族民居:雪山拥城,流水穿屋
激沙沙 ——泉水穿屋的地方。
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云南纳西族民居:雪山拥城,流水穿屋
住在阁楼上,没有觉得光线不好。
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云南纳西族民居:雪山拥城,流水穿屋
     我住在七一街兴文巷74号,李实的客栈。前后五天,就在那个院子里生活起居,就像住在亲戚家。后来我才知道,这个选择是多么的幸运。

     这座建筑是典型的丽江院落,有大小两个院子,主院是居住,偏院是厨房——我们饭后在此喝茶聊天,听流水潺潺。主人很热情,李实还跟我们介绍丽江的文化掌故,风俗禁忌。女主人则带我们去四方街和老乡游客一起跳舞——那才是正儿八经的广场舞呢!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云南纳西族民居:雪山拥城,流水穿屋
悬鱼。
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云南纳西族民居:雪山拥城,流水穿屋

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云南纳西族民居:雪山拥城,流水穿屋
这种顺山而建的民居,在丽江也不少见。
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云南纳西族民居:雪山拥城,流水穿屋

四方街的舞蹈,有别于大理周城。

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云南纳西族民居:雪山拥城,流水穿屋

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云南纳西族民居:雪山拥城,流水穿屋
东巴文字是丽江古城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云南纳西族民居:雪山拥城,流水穿屋
江这个地方,没有一点封闭,没有一点原始。文化很开放,商业很活跃。尽管远在彩云之南,但是那里的人民生活富庶而安祥,城市和建筑都山水协调而井然精致,绝对刷新我对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文化和建筑成就的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