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古村落盛夏行(四)洋港镇附近
标签:
历史文化杂谈 |
分类: 山村考察(湖北省) |
阳新古村落盛夏行(四)洋港镇附近
秋风虽起,艳阳依旧。我们也许会欢喜秋天。但是,秋天毕竟代表一年萧瑟的来临。我庆幸自己在暑假之前基本上走遍了应该去的黄石地区传统村落,继2008大雪游历之后,完整地走了一遍,完成了许多牵挂,许多探寻。

路边上,桂源村,陈家祠堂。

里面已经改成钢筋水泥的新建筑了。

我们一点钟才来到镇上,先找了一家餐馆点了菜。然后就去打听那座著名的陈氏宗祠——遗憾的是,祠堂已经被改建过了。



幸运的是,祠堂里有几位老人,我向他们打听,他们也很热情,但那位年纪最大的老人耳朵不好,讲话也听不懂,声音特别大。

祠堂格局,是同行的当地模式。这座祠堂的环境应该得到改善——它在湖北周边陈氏宗亲的地位,不可替代。

镇上。


点了简单的菜肴,大家都说好吃——那道小鱼炖豆腐,的确是美味。



桂花河。


改建后的祠堂,门楣石雕看得出来的原来的工艺。

民居中隐藏的历史。

这样的水塘——门楼——祠堂格局,让我想起了金溪的大耿。

这一带路边的确是祠堂林立,说明宗族意识仍然很强,人们往往会花上百万修建祠堂。然而,老祠堂基本上都已经改建了,我们无法说服和帮助老乡们用传统工艺来重修和改建——新的固然已经建好,旧的建筑没有被记录和整理,这对于我们寻找传统建筑工艺遗产的目标来说,不得不是一件损失。

路边上,桂源村,陈家祠堂。

里面已经改成钢筋水泥的新建筑了。

我们一点钟才来到镇上,先找了一家餐馆点了菜。然后就去打听那座著名的陈氏宗祠——遗憾的是,祠堂已经被改建过了。



幸运的是,祠堂里有几位老人,我向他们打听,他们也很热情,但那位年纪最大的老人耳朵不好,讲话也听不懂,声音特别大。

祠堂格局,是同行的当地模式。这座祠堂的环境应该得到改善——它在湖北周边陈氏宗亲的地位,不可替代。

镇上。


点了简单的菜肴,大家都说好吃——那道小鱼炖豆腐,的确是美味。



桂花河。


改建后的祠堂,门楣石雕看得出来的原来的工艺。

民居中隐藏的历史。

这样的水塘——门楼——祠堂格局,让我想起了金溪的大耿。

这一带路边的确是祠堂林立,说明宗族意识仍然很强,人们往往会花上百万修建祠堂。然而,老祠堂基本上都已经改建了,我们无法说服和帮助老乡们用传统工艺来重修和改建——新的固然已经建好,旧的建筑没有被记录和整理,这对于我们寻找传统建筑工艺遗产的目标来说,不得不是一件损失。
前一篇:阳新古村落盛夏行(三)潮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