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游垫村(中国传统村落)——一横五纵诉说一个人的荣华
标签:
历史旅游文化 |
分类: 山村考察(江西省) |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游垫村(中国传统村落)——一横五纵诉说一个人的荣华
有一个印象一直在我脑海萦绕,金溪古村落和古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究竟如何不一样?我一言难尽,也难以准确概况和描述。这种气质,这种印象,也就是与当年徽州的建筑给我的冲击相当——而且目前看来,比徽州的建筑更纯粹更质朴,更接近中国明代,也就是我说的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这种气息在东乡的王安石聚落群那里也可以找到。
族谱记载,村落宋末元初从上幕镇何塘里(今本县柏林村)迁来,至今 800余年。小小村落,文风鼎盛,历史上共出过44个监生,72个庠生,23个贡生,8个举人,2位进士。
目前村中所保存的建筑,却寄托了对一个人的厚爱——村中 最负盛名的明中后期进士胡桂芳——村落不大,却清晰地呈现一横五纵(一条横路,五条巷子)的格局,最令人惊叹的是,五纵的巷口均题有与胡桂芳相关的文字——进士第、侍郎坊、方伯巷、大夫第、尚书府。巷中的进士第、总宪第更是经典的明代建筑原构。老村中已经无人居住,空房,空巷,无人的路径,空旷的水塘,古树昏鸦,但是村落格局保存完好,村落建筑洋溢大明王朝的气息,说它是一座明代古村落的活化石,毫不夸张。今天专门写游垫,因为看见村庄在人走楼空后很快走向颓败,进士第(摆脚官厅)更是损毁严重,至为可惜;因为我们实在不应该轻视这样一座人文底蕴深厚,村落空间及建筑遗产与人物高度匹配的村庄——这样不可多得的古村落,实在值得为它再三鼓与呼!
胡桂芳的事迹载入了《江西通志》和《贵州通志》,并入选《中国人名大辞典》——胡桂芳(1553~1633),明朝大臣。字允垂,号瑞芝。江西金溪县合市镇游垫村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授杭州府推官,持身俭约,有布衣推官之称。升兵部主事,晋武选郎中,转海南副使兼琼州提学,擢湖广参政。时中官催税,商不堪命,但畏桂芳严正,气焰稍有收敛。万历二十八年,征剿杨应龙,总督李化龙命桂芳监湖广兵协剿,即率总兵陈玲及二土司兵出战,直抵海龙。应龙势急,遣人诈降,化龙斩使焚书。六月五日,敌小头目舒清逃出投降,陈玲恐违令不敢受。桂芳纳之,用为向导。次夜与玲率敢死士从间道入,斩其守关者摇旗呐喊,敌大惊。应龙自焚死,俘其七子。晋广东右布政使。万历三十年,加从一品服。擢副都御史,巡抚贵州。土司金大章暗中派叶三为乱,桂芳擒数千人,诛其首恶,大章震惧,献地求和。乃请设广顺州。升工部侍郎,总督河道。后归,卒赠工部尚书。谥忠端。

进士第。
谁说历史文化没有载体?谁说历史名人仅仅记录在文字?这些优秀的传统村落,这些优秀的乡土建筑,它们容纳和镌刻的就是厚重而真实的历史。
游垫村是明代形成的格局,保留有明代牌坊、明代官厅,明代民居,与明代进士名人相映照。是金溪明代气象的 代表古村落。


进士第。
大夫第。

侍郎坊。

方伯巷。

侍郎坊。

方伯巷。
尚书府。

从两边高墙看出,这个村子的建筑是经过整齐规划的。


总宪第。



进士第,即摆脚官厅。

这一侧毁坏严重。

节孝牌坊。

胡氏宗祠。不施油彩,是金溪建筑的自信。
游垫村规模虽小,但是没有参杂新建筑,游垫村面向池塘展开的立面,是金溪古村落最经典的村落立面之一。它虽然没有那么俏丽的外貌,但是有着整肃的秩序和仪表——当然,它的规模不大,一半是街巷组织的建筑群,一半是连串的池塘,尺度亲切,使它不至于产生威压感。
一横五纵布局清晰,也是金溪古村落类似布局的典型案例。它的进士第(摆脚官厅)使用了挑斡构件,代表了明代建筑典型梁架结构特征。总宪第更是罕见的有纪年的明代建筑。

从两边高墙看出,这个村子的建筑是经过整齐规划的。


总宪第。



进士第,即摆脚官厅。

这一侧毁坏严重。

节孝牌坊。
本村所出其他人物,据族谱记载:
胡兆恂,万历丙午举人,官广西新宁州知州,诰授奉政大夫。
胡兆璧,天启甲子举人,官临江府峡江县教谕,貤(yí移)赠修职郎。
胡从龙,字奇儒,崇祯甲戌进士,历官分守湖广辰州副总兵,诰授骠骑将军。
胡兆安,字汝忠,号磐石,福建建宁府同知,诰授奉政大夫。
胡兆康,字汝阜,号淡永,兵部职方司主事,诰授奉直大夫。
胡兆宪,字汝章,刑科给事中,敕授征仕郎,娶汤显祖之女为妻。
胡兆耆,字汝英,中书舍人,敕授文林郎。
胡崇儒,字孟纯,顺治二年拔贡生,南昌府教授,敕授文林郎。
胡崇道,字仲纯,号石湖,顺治辛卯举人,山西大同府怀仁县知县,敕授文林郎。
胡
胡
从中可以看出,主要是明代人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