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蓝溪流域古村落
我们回到余姚。参访了黄宗羲晚年隐居的陆埠镇蓝溪流域——陆埠大溪古村落。陆埠镇是一座有名的古镇,沿溪还保留着古民居古街巷。但是我们无暇在镇区停留,直接进山找村落去了。
石门是一座滨水型的村落,两条溪流穿村而过,石门溪是蓝溪的上游,天气很冷,溪流积水的地方还结着一层冰。石门之有名,在于风景,也在于村口供奉唐初名臣虞世南的永兴庙。关于村庙,是四明山古村落的共同特点,一般至少一村一庙,嵊州那边的华堂村据说有十庙、十庵、十祠堂。在余姚陆埠这边,据当地人介绍也有平均三里一庙的习俗。石门之有名还在于它在历史上一度是“香”料生产加工基地,村前溪流(石门溪)上曾经有几十座加工香料(粉)的水碓。由于地形限制,村子没有大院落,两个溪边沿溪展开的院子,保留着质朴的风貌,但进深都不大。
从石门溯溪向上游深处去,还有一个小村下鲁。下鲁村的格局还能见到一些有趣的文化遗迹,这是比较难得的,虽然已经逐渐迁移人口,村中几乎无年青人身影,老年人也只见到三两个,大山里面的村庄,空空荡荡的,但格局保留比较好,干干净净,并没有破败和荒凉的感觉,这里村落空间随山水开合婉转,小巧细腻,是在别的的村子所未见的。

这两个村子的共同特点是以将军峰为神圣之所,所不同的是,因为两村相距3公里,所以实际上对应的山峰其实是一座山的两端出头的石崖。两村中间是那个著名的石门(黄宗羲《四明山志》:“石门山,石壁对峙,若门束流,于下可容一人而过之。门外有崩湍数十道,为水帘,门内有龙潭”。“有石门寺,元柳贯云:石门山者,宋之禅伯进虎子所栖隐是也“。今村后离八米之二巨石,仍左右屹立,村名殆出于此。旧时山民利用水碓加工柏木、樟树、竹根生产棒香、香木粉称盛;今设有木粉。)。后来仅可供一个人通过,现为开公路而打开宽度约4-5米,还有就是虹潭瀑布,这二者应该是两个村落可以共享的。石门为唐罗两姓聚居。下鲁主要姓鲁。下鲁据说也有村庙,而且历史上的规模还不小,似叫永定庙?这又是祭祀谁的呢?
至此,我已经基本上走遍了四明山的东南西北,计有近一百村落,这是怎样的一场游历!回想最初计划的时候,真是令人感慨万千,这么大的范围,群山万壑之间,这么多的村落,能走遍吗?能走进去吗?而这一切,随着时间的推进,竟然都实现了。
对于四明山不同地域古村落特色绝对的区别(涉及几个县域),看来还落脚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上。但是自然环境相似否?在同一县域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另外要考虑现在看到的都已是被现代文明覆盖以后的状况,我们要把现代文明的东西剥掉之后再去看里面的、过去的那一点的不同的特色。虽然存在许多的难度,因为实际上,传统民居一直在被不同的时代叠加和更新之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