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庆之修水老城——宁州修水黄山谷,桃里陈家有五杰

(2014-10-07 17:06:58)
标签:

历史

旅游

文化

修水老城国庆之修水老城——宁州修水黄山谷,桃里陈家有五杰


国庆之修水老城——宁州修水黄山谷,桃里陈家有五杰

 在一次饭局上,历史学院的教授听我说最近去江西比较多,很感兴趣地问,哦,你那里有课题?我说没有,他们对我下面的话就不怎么感兴趣了,这个可以理解,中国的大学老师好像都被要求为课题而活着。但是对于我,没有课题是阻止不了我的——难道没有课题,就能够阻止我们向远方去学习了吗?

国庆期间,这里拥堵,那里事故,我们则径直去了相对寂静的远方——取道南昌,向抚州广昌而去。早晨七点出发,根据我们查到的一点点信息,我们的第一站,是大广高速上的修水县黄土岭老街,上午十点半我们就下了高速,计划十二点在此吃中饭,吃完即再次回高速南下。

迎着“修水——空气都是甜的”的招牌,我们避开老城中心区的热闹,径直把车停在修江北岸马家洲公园的停车场,十点四十就走进了老街那个通向江边的开口,周家巷和余自荣巷的交叉口,这里是把我们拉回到了宁静,左边直巷是周家巷,右边是弯弯曲曲的余自荣巷。我们选择了向右蜿蜒而行,很巧,迎面一家门头,门额上赫然写着“先贤黄子祠堂”,里面如今是一个杂院。走出余自荣巷,来到鹦鹉街上,越是走到后面,越是精彩,老街的规模格局和古朴风貌,令我意外。我说过,保留有老城区的城市,总是让我产生敬畏,因为我看到的,是几百年锤炼的场所与空间——从黄土岭坡上向西望下去,那渐渐消失的焦点下面,我似乎可以一下子触及到修水老城的本味和灵魂——那些仍然闪烁在街角的灵光和浸透在老砖旧梁间浓厚的乡愁

修水,这个四千五百平方公里的赣西北重镇,是江西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县,自古就被称为大江以西山水之秀甲,天下洪州分宁钟秀居多的胜地。这里人杰地灵,最著名当属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以及陈氏一家四代五位杰出人物(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陈衡恪、陈封怀)。唐代初期,今修水县所辖地是当时武宁县的一部分,县治设在武宁玉枕山前。唐德宗贞元十六年,经观察使李巽奏准,析武宁县西部的高、崇、奉、武、仁、西、安、泰八乡,建立分宁县,县治设在常洲亥市,即现在的修水县城所在地,自此县城治所由此再未变过,鹦鹉街那时是否形成不得而知。但是,自明代广筑城池以来,鹦鹉街已经在城墙范围内,从那时迄今至少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对于街道的名称,道光版的《义宁州志》曾称鹦鹉街为鹦鹉桥街(为什么叫鹦鹉桥,就不得而知了),因原街道上有鹦鹉桥而得名,1968年更名为解放路,1985年又改成今名。鹦鹉街东起站前路,西至王亚桥,全长一千余米,原来分为东、中、西三路。东段旧称卫前街,经过上个世纪的改造早已面貌全非;中段也于几年前改造成了现代的商业步行街,取了一个奇怪的名字“东方巴黎”。

国庆之修水老城——宁州修水黄山谷,桃里陈家有五杰

国庆之修水老城——宁州修水黄山谷,桃里陈家有五杰

国庆之修水老城——宁州修水黄山谷,桃里陈家有五杰

国庆之修水老城——宁州修水黄山谷,桃里陈家有五杰

国庆之修水老城——宁州修水黄山谷,桃里陈家有五杰

只有西段的一部分,即位于黄土岭的鹦鹉西街,还保留着老街的原始风貌,老街顺着地势,中间高起,两端下坡,这是它的特色之一。除了主街,它的南北纵深还有好几条古巷和很多大宅深院,是所谓“一街八巷”的格局,街南的余自荣巷、周家巷、财铺巷,街北的公敏巷、华光巷、肖家巷、陈家老屋巷、肖爷巷,可惜没有时间一一去探寻。我们在匆匆忙忙间走了余自荣巷、周家巷、财铺巷,只是揭开了修水老城的冰山一角。虽然它们是老修水城西部的一小部分,保留的这片老街区,却是修水作为赣西北的门户要冲经济、交通、城市建设的历史见证,也是贯穿中国“茶叶之路”的一部分(修水是宁红茶的产地,当年的香港口岸曾有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的说法)。有人著文说它的西面还有一条西摆街。据记载,自唐以降,西摆街市就是修水的古道要津,商贸文化极为发达。尤其明清以来,修水的地方物产,如茶叶、木竹、粮食等大宗商品都要通过水运经西摆向外运输。此地人流、物流汇集,船只、木排林列,茶楼、商肆众多,是非常繁荣的商贸集散地。然而,我穿过鹦鹉西街,来到一个石拱桥头,再向西,便是宽阔的马路了,西摆街这条古义宁州老城历史最悠久的街道仿佛在我们眼前消失了。  

国庆之修水老城——宁州修水黄山谷,桃里陈家有五杰

国庆之修水老城——宁州修水黄山谷,桃里陈家有五杰

国庆之修水老城——宁州修水黄山谷,桃里陈家有五杰

一个小时走下来,我们转回到了沿江大道,选了一家“老俵屋里”餐馆吃饭,没有点到什么特色菜,只有最后看见吧台上的一盘“元宵”,让老板做了,却是炒着吃的米果”(客家特色)。菜谱上标明的修水哨子(饣肖子),我们想当然以为是加哨子的面条,果断放弃了,其实完全是两码事,非常可惜没有吃到——匆匆离开,告别这赣西北重镇的一小时之游。驶出修水要经过一道大桥,高速收费站就在桥的那一头,那场景很有些力气,回头再看,通往修水县城的道路已被连绵的大山屏障,像落下的巨大帷幕。国庆之修水老城——宁州修水黄山谷,桃里陈家有五杰


 在修水,我还了解到一段有趣的客家移民历史,清初中央政府组织的“湖广移四川”移民运动开展不久,江西义宁州亦颁布了“奉谕招民”垦荒优民政策,在此背景下,大量闽粤赣客家人迁徙义宁州。资料显示,至康熙末年,入迁义宁州者近万丁,福建的上杭客家迁入人数最多。客家人移民义宁州后,初因春去冬归,扎棚而住,史称“棚民”。“怀远都”(相当于乡的建置 康熙《漳浦县志》说都、图为明制,曰:明制,城中曰坊,在乡(指乡村)曰都,每十一户为一甲,十甲为一里,每里一图,并说都、图为赋役而设。民国时正式废都为乡)成立后,又称之为“怀远人”。怀远人就是修水客家人,他们为修水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修水地域文化的重要构成,黄庭坚、陈氏五杰,就是不同时代的客家人。客家人在江西,在赣西北,这是很吸引我的文化路线——下次,我们有机会一定要去拜谒黄庭坚故里(杭口乡双井村),陈寅恪故里(义宁镇竹塅村),山里的客家村落。国庆之修水老城——宁州修水黄山谷,桃里陈家有五杰

国庆之修水老城——宁州修水黄山谷,桃里陈家有五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