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桥与南长河公园

高梁桥与南长河公园
2021.04.29 晴间多云 大风
高梁桥又称高亮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和海淀区的交界处,原来处在高梁桥路横跨南长河之处。如今高梁桥路已改从该桥两旁经过。是北京西郊历史上一座名桥。
图20210430高梁桥老照片1(源引自百度图片)
图20210430高梁桥老照片2(源引自百度图片)
高梁桥的历史
高梁桥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元代皇帝忽必烈,为了满足元大都城市用水需要和南粮北运的需要,派都水监郭守敬引昌平白浮泉及西山玉泉诸水,汇流至止,转入护城河、积水潭,乃至通惠河。明清之际为北京前往西山园林风景区的水道。桥下有闸。桥西南有船坞。桥东北有绮虹堂。慈禧在此小憩后登舟。高梁桥以西,垂柳成荫,风光秀丽,为老北京人春游踏青胜地。此处稻田荷池甚多,颇具乡村风味。有提笼架鸟者,有蹲坐河畔纳凉者,有于茶社中品茗者,亦有蔽荫树下席地高卧者。并有逸隐者流,歙神屏息,手把鱼竿临风垂钓者。临时更有各种小贩,荟萃河畔,乘机牟利者。雨花轩茶社备有点心,虽非佳品,然当饥肠辘辘之际,亦美味也。早年该处设有游船,由高梁桥至白石桥,船资仅铜元九大枚,往返倍之。
高梁桥的故事传说
源于高亮赶水的故事。出西直门在往北,有一条长河,河上一座小厂桥连接着南北大道,人们把这桥叫“高梁桥”。相传,明初燕王和刘伯温选都址在北京,当时的北京是一片苦海。刘伯温便命掌管北京水源的龙王把水搬到别的地方,否则就修座哈达门把他压在底下。龙王无奈,只好照办。北京城建好后,龙王忌恨刘伯温,便偷着把城中水井的水抽干放在水袋里和龙母一起推着小车逃出了西直门。刘伯温知道后变了脸色,派大将高亮骑上快马,出西直门朝北追去。高亮赶上了龙王,向车上的水袋猛戳一枪。立刻山崩地裂的一声响,高亮调马便跑,快到城门时,高亮回首一瞧,见洪水滚滚,白浪滔天,一个浪头把他连人带马冲进了长河。之后,水势慢慢缓和下来,流入长河一直向东。高亮为北京城保住了水源,北京的人为了纪念他,便在他被淹的地方修起一座白色的小石桥,取名“高亮桥”。后音转为“高梁桥”。(以上文字资料摘引自百度百科)
图IMG_1645国务院文保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运河----高梁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3年3月5日公布
北京市文物局2018年7月立
图IMG_1646国务院文保碑 碑阴
高梁桥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在和义门(今西直门)外所建,取名高梁桥,
是元代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主持修建的白浮泉引水工程上的一座重要水工建筑物。
是高粱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高梁桥周边古刹林立,酒肆、茶馆游客盈门,热闹非凡,为京西郊外的一道胜景。现高梁桥本体及高粱闸闸槽、绞关石等原有建筑构件保存基本完好,是大运河遗产的见证之一,成为研究北京漕运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
图IMG_1647桥西侧(从北往南看)
图IMG_1648桥西侧(从北往南看)
图IMG_1649早期的海淀区文保碑
高梁桥
海淀区人民政府 一九九二年九月
图IMG_1651桥东侧(从北往南看)
图IMG_1652桥西侧(从北往南看),有闸槽、绞关石等
图IMG_1653从南往北看桥西侧
图IMG_1654桥西侧中间望柱和宝瓶镂空栏板(内面观)
图IMG_1655桥东侧中间望柱和宝瓶镂空栏板(内面观)
图IMG_1656桥东侧南头望柱和宝瓶镂空栏板(内面观)
图IMG_1657桥东侧南头望柱和抱鼓石,此桥雁翅很短,没有雁翅栏板(内面观)
图IMG_1658桥西侧南头望柱和抱鼓石,此桥雁翅很短,没有雁翅栏板(内面观)
图IMG_1659老碑 高梁桥
图IMG_1660老碑碑阴
高梁橋 原叫高亮橋,傳说高亮趕水曾到此,因此而得名,
高粱橋是明清時期城内去西郊的必经之路,
是城内舆農村的分水嶺,过了橋便是一片田園村舍。
图IMG_1661高梁橋 (从北往南观)
图IMG_1662桥西侧拱券
图IMG_1663桥西侧拱券、望柱、宝瓶镂空栏板,未见到息水兽和镇水兽
图IMG_1664高梁桥本体及高粱闸闸槽、绞关石等建筑构件
图IMG_1665南长河公园
图IMG_1666长河从颐和园的绣漪桥闸口到西直门外的高梁桥,全长16公里。
这条河道是在古代高粱河旧槽上人工挖掘而成的。长河历史上对北京做出过很大的贡献,
几百年后的今天,古老的长河焕发了青春,继续为北京和国内外广大游客服务着。
图IMG_1667宫桥谐趣
「倚虹堂」位于北京西直门外高梁桥西,长河北岸,是乾隆皇帝弘历为圣母皇太后六十大寿所建的码头行宫。「倚虹堂」一是使用到清末,光绪和慈禧由水路前往颐和园时经常从这里登上龙舟。此后,随着清王朝衰败,
日渐损毁。时至今日,绿地内零散存有少量旧石块,经专家认定为倚虹堂码头遗存。
公园建设时对此就地保留,供人追忆昔日皇家码头胜景。
“西直门外高梁桥之北,宫门五楹,正宇为倚虹堂。高梁桥在西直门之北,
其水发源于玉泉,由昆明湖秀漪桥东流注此,即长河也
图IMG_1668南长河
图IMG_1669南长河
图IMG_1671《春水游幸图》(中) 昔日皇帝乘舟西游,今日故道重修,
碧岸清流,昌我盛世。《水系开凿图》(右)《泽润万民图》(左) 京城水系,
源自曹魏,历经修浚,绵延百里,为万民造福。
二零零三年九月
图IMG_1672三图修缮中
图IMG_1673南长河
图IMG_1674展览馆后湖
图IMG_1676河对岸泳叟
图IMG_1677河对岸泳叟
图IMG_1678展览馆后湖
图IMG_1679展览馆后湖
图IMG_1680六十年代京门铁路西直门站遗址
图IMG_1681六十年代京门铁路西直门站遗址
图IMG_1682北京展览馆(从北往南观)
图IMG_1683六十年代京门铁路西直门站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