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2021-04-28 23:17:03)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2021.04.28

金中都太液池

金中都太液池遗址位于广安门外南衔。金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即海陵王)正式迁都,改辽南京为金中都,北京就此成为一代王朝的首都。金中都城的位置,包括现在宣武区西部的大半。城中部的前方为皇城,皇城之内又有宫城,出宫城西侧的玉华门,便是风景优美的花园。金中都太液池遗址就在这里,名叫同乐园,亦称西华潭遗址。据说在同乐园内,辟治了瑶池、蓬瀛、柳庄、杏村等名胜。在历代地图上这里标有一个马蹄形的水面。这个马蹄形水面的北半部己被填平,建起了别墅小区,南半部仍保留着原来的形状。(以上文字摘引自百度百科

鱼藻池

金鱼何时进京,我们知道,在古代的皇宫和贵族府第内,大都凿有水池,池旁建有亭台殿阁,水池中养着荷莲,供其观赏。公元1149年金(海陵王)完颜亮即位,后于1151年攻宋得胜,两年之后(1153年)将金朝都城迁往燕京(今北京),并改燕京为中都。在扩建中都时,其中一项重要工程就是营造鱼藻池和鱼藻殿。据说扩建的时候,将发源于城西的一片天然湖泊(古称西湖,今莲花池)中的一条叫洗马沟的小河围入了城内。继而又把河水引入皇城西部,建造了一个极优美的园林区,取名鱼藻池(也称西华潭、同乐园),并建起了金藻殿。原北宋宫中的金鱼随之也被移入池内放养。这座鱼藻池和鱼藻殿曾盛极一时,直到1234年战乱,鱼藻殿等建筑被焚毁,鱼池也随着萧条下来。这便是史料上所说的金鱼首次北迁北京。

南宋灭亡(1279年)后,元朝大将伯颜遣人捞出宋宫内的金鱼连同池水一起,海运至大都(北京),又成了元统治者的宫中玩物。这便是历史上金鱼第二次北迁进京。据说,这些金鱼全是非常优良名贵的品种。很显然,这对京城后来金鱼的兴盛发展影响极大,致使北京成为全国的两大金鱼养殖中心之一。(以上文字摘引自百度百科

 

太液池和鱼藻池本来早已改作青年湖公园,20多年前还来过这里游玩,那时还水面很大呢。今天寻迹至此,原来这里改作青年湖公园一段时间以后建起了别墅小区,估计是违建,目前这里围墙铁门,站一高处向内张望,别墅小楼每座楼都拆除一部分搁置在那,一片废墟,狼藉不堪,青年湖早已干涸,俨然一片垃圾场地。

只有围墙外边道路名字还有一点小意思。

 

IMG_1597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599红围墙内就是太液池和鱼藻池遗址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600围墙内胜于垃圾场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失望的走出来,来到外二环路里侧,护城河西侧早已建起了滨河公园又叫“北京营城建都滨水步道”,金中都“金宫殿故址”就在这里。

“北京建都纪念阙”就建在宣武区滨河公园内金中都大安殿遗址上。

阙是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专用建筑物,具有装饰和象征的作用。“北京建都纪念阙”整体造型由一个斗拱和四条分别朝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青铜坐龙构成,阙身高12米,地面采用花岗岩石材铺装,占地面积约760平方米。

 

IMG_1601北京建都纪念阙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602北京建都纪念阙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603北京建都记(东面)

(碑文内容同图IMG_1612北京建都记〈一〉~图IMG_1618北京建都记〈七〉)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604南(北)面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605北京建都纪念阙记(西面)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北京建都纪念阙记

北京正式成为国都始于金代,时名中都,其城址中心在今之宣武区境内。值此北京纪念建都八百五十周年之际,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政府于金中都皇宫大安殿故址建阙,特邀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撰写《北京建都记》,以激励今人,昭示后人,传承深厚历史文脉,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以史为鉴,与时俱进。

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政府,二零零三年九月二十一日立


IMG_1612北京建都记〈一〉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613北京建都记〈二〉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614北京建都记〈三〉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615北京建都记〈四〉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616北京建都记〈五〉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617北京建都记〈六〉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618北京建都记〈七〉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北京建都记:

北京古城肇兴于周初之分封,初为蓟。及辽代,建南京,又称燕京,为陪都。金朝继起,于贞元元年即公元1153年,迁都燕京,营建中都,此乃北京正式建都之始,其城址之中心,在今宣武区广安门南。
  金中都以辽南京旧城为基础,扩东、南、西三面有差,而北面依旧。城池呈方形,实测四面城墙,东长4510米,西长4530米,南长4750米,北长4900米。四面城垣各开三门,北城垣复增一门,共十三门。城内置六十二坊,前朝后市,街如棋盘。
  皇城略居全城中心,四面各一门。正南宣阳门内有街直通皇宫应天门前之横街,两侧建千步廊,廊东有太庙,西有中央街署。宫城位居皇城东偏,宫室建筑分为三路,结构严谨。中路殿宇九重,前有大安、仁政两殿,为常朝之所,后有后宫,为帝、后所居。主殿大安殿建于三层露台之上,规模宏伟。东路有东宫、寿康宫、内省诸建筑,西路有蓬莱院、泰和宫等建筑。宫城内西南隅凿鱼藻池,建鱼藻殿,以为宫城之内苑,故址即今白纸坊桥西之青年湖。宫城迤东置太子东宫,迤西为同乐园,有瑶池等湖泊。
  中都城之扩建,将西湖即今之莲花池下游河道纳入城中,导流入同乐园湖泊及鱼藻池,又经皇城前龙津桥下,转而向南,流出城外。公元1990年,在右安门外大街迤西之凉水河北岸发现其水关遗址,已就地建为辽金城垣博物馆。中都近郊建有行宫多处,其最著名者为万宁宫,故址在今北海公园处。元朝继起,就其址规划扩建大都城,遂为今日北京城奠定基础。
  公元1990年西厢道路改造,市文物研究所沿宣武区滨河路两侧,探得金中都宫殿夯土十三处,南北分布逾千米,并作局部发掘,从而确定应天门、大安门和大安殿等遗址位置。公元2003年为金中都建都850周年,应宣武区人民政府之约,撰文以记北京建都之始,刊石于金中都大安殿故址之前。

侯仁之
  2002730

 

 

IMG_1620贞石 石刻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621贞石 石刻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622贞石 石刻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应天门故址:

应天门为金中都宫城正门,今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与中都宫殿同时建成,南为皇城正门宣阳门,北为皇宫正殿大安殿。真佑三年(公元1215年)毁于蒙古攻占中都之役,但其位置可辨。未保存文脉,标识故址,特立贞石为纪。

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政府立

  二OO四年十二月

 

走出滨河公园过白纸坊桥继续向南,就是金中都公园

 

IMG_1623金中都公园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625金中都公园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626金中都公园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627金中都公园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628金中都公园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629金中都公园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630金中都公园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631金中都公园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632金中都公园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633这雕塑黑色部分是明清北京城示意图,金色部分是金中都城示意图(逆光)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634建都之始(目前不开放)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635建都之始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IMG_1636  公元1153421日定都中都大兴府

金中都公园

贞元元年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2021.04.28 寻迹金中都鱼藻池、太液池遗址 游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