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更是退出
(2018-08-02 16:36:26)
我的一个女同学,在电话里兴致勃勃地对我说:我儿子留学,终于走了。我觉得可解脱呢。她又压低嗓音对我说:你说,我咋一点也不想我儿子呢。他这都走了半个多月了,我就觉得,像完成了个任务似的。她又告诉我,她现在对老公明显更上心,毕竟两人这个岁数了,都更需要关心。儿子出国前这段时间,天天呆在家里,让她觉得自己的生活被严重打扰了,真盼着他快点走。
我是她的树洞,她和我说的都是她的心里话。听她的话音,她好像多少有点惭愧,咋对儿子的远行,没有一丁点“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惦念呢,不符合做母亲的常规形象呀。我知道,她以前对儿子是多么婆婆妈妈事无巨细。反差好大。
她的话,让我心有戚戚。我儿子当年留学的时候,我好像也有这种解脱感。看着他走向海关,头也没回,我的目光落到他的屁股上,想象自己飞起温柔的一脚把这个让人操心上火了20多年的小兔崽子踢得远远的了。当然,所有孩子的后背上,都有一双眼睛的图腾,那是母亲永远不放心的牵挂。牵挂是永远的牵挂,但说实话,哪一个母亲心里没有盼望着解脱的那一天呢?
起初,是邻居姐姐的儿子远行,我一碰到她就关心地问:你是不是可想儿子了?孩子一下走这么老远,回来一趟也不容易。没想到,她红光满面地对我说:我可想得开了,有啥好想的?我们偶尔也会通个话,视个频的,真没咋想他。我满脸狐疑,真的会不想吗?但看她的表情,更是完成任务后的放松。
原来,儿子长大了,离开家,离开母亲,去远方求学,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牵肠挂肚呀?
这怎么说放下就放下了呢?我不解。记得儿子初中参加了个暑期夏令营,就在外面住了几天,就把我整得吃不好睡不着的,魔魔怔怔。
我意识到,我们开始进入到生命的另一个时期——要渐渐与他相脱离。就像树上的果子成熟了,就要和树脱离开。就像火箭完成了助推的任务,要进入脱离阶段。
我的另一个女友对我抱怨,儿子放假回家,这个假期有点长,我要天天给他做饭,天这么热,我真是觉得有点负担,好在他8月中旬就回去了。我可解放了。
话说哪个孩子放假回家,当妈的不是欢天喜地,做这做那地一通忙乎。可上顿下顿地忙乎了一个来月,当妈的就有点吃不消了。开始横看竖看他不顺眼,原来的温柔劲也没了。我儿子说:我们同学假期结束回学校一交流,都是,前两天还是妈的宝,过些日子就让老妈骂的抱头鼠窜,赶紧逃吧。他总结,妈,咱俩相安无事的期限是两周,过了两周,气氛就不对了。我说,那还不是你惹我生气!
女友感叹:如果说给儿子做一个月的饭就有点累了,那高考前呢,哪个当妈的做的饭不是花样翻新,也没觉得累呀,谁不是起早贪黑的?反正,现在就是做不动了,看他天天在你眼前晃,你就心烦。
我心下觉得,到时候了,该把他赶出去了。或者心下预感,人家离开我们独自生活的日子不远了。以后再回来,就是客人了。这么一想,还有点伤感。
我的女友前两天对她儿子说:你现在在读研,你放假回来,我这里还是你的家。等你三年后硕士毕了业,你就得有自己的生活了——有自己的经济安排,想着到时候自己检车,找自己的房子……总之,你要过自己的日子了。你如果需要我的帮助,我会尽力。但我不会像以前那样干预你的生活。儿子还有点好奇:是吗?那好呀。女友说,儿子对脱离母亲的那一天充满期待。女友说:这一步是必须的。如果不把他赶出去,儿子总在妈的身边,他所有的事,你就都要管。他就永远有个依赖,总也无法独立。这对男人来说,要不得。
还有一个母亲,也和儿子有一个这样的对话:你已经找到工作了,有了女朋友。就要开始自己的全新的生活了。你这次回来,我们还是一家人。你下次回来,我们就是两家人了。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妈妈是你坚定的后援。我们的母子感情,没变。只是生活的状态,有了变化。我们都要学会适应。
这两个母亲,我都很佩服。能狠下心来,把儿子赶出去,做一个清晰的划分。告诉他,我们都要有自己的生活,彼此尊重,也会互相帮助。但毕竟是各自的生活。
母子之间,生命的本能是,母亲恨不得全方位深入到儿子的生活中,她有太多的不放心和强烈的为儿子奉献与付出的愿望。她恨不得全权代理儿子的生活。但这是不明智的。这样的母亲会让儿子窒息,进而矛盾重重。明智的母亲,一定要退出来。退出儿子的生活,勇敢地放手让他自己去闯,然后目送他远行。即使你心里有一万个不放心和不舍得,你也得放手。
罗曼罗兰说:“母爱是一团巨大的火焰。”离得太近,会烤炙。适当的距离,才会温暖。
我认识的一个母亲,全权代理儿子的生活,即使在儿子结婚以后,甚至参与到儿子的家庭生活中。儿子离婚后,她又全权代理了养育孙子的重任。因为担心单身的儿子照顾不好自己,她让儿子回到她身边,像以前一样为儿子洗衣做饭。她是一个为儿子全情奉献的母亲,甚至因此没有了自己的生活。结果呢,她终于不胜重负,像逃跑一样去了另一个城市,离开儿子。一个再能干的母亲,也无能为力一辈子养着一个巨婴般的儿子。
我看《动物世界》,动物小的时候,母亲们拼尽全力保护幼崽,宁可牺牲自己。但小兽一旦长大,母兽就要把她的孩子赶出去,让他自己去谋生。面对小兽的不理解,母兽甚至要狠狠地咬她的幼仔。这更是一种母爱。
母与子之间,有最浓的亲情。不管儿子多大,走得多远,母亲的目光永远追随。不要让母亲的爱成为孩子的羁绊。理智的割断和得体的退出,更是对一个母亲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