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开复的死亡学分

(2015-07-02 18:38:24)
标签:

育儿


 

人生导师李开复的淋巴癌病情得到了控制,他最近出了本书,说出他面对死亡的生命感悟。

 

面向死亡,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学习。向死而生,他用七个“我修的死亡学分”来总结自己的病中心得。这七个学分分别是:健康无价;一切事物都有它的理由;珍惜缘分、学会感恩和爱;学会如何生活,活在当下;避免名利的诱惑;人人平等,善待每一个人;我们的人生到底是为什么?他说:“健康、亲情、爱,才是永恒。牺牲健康去换取所谓的成功和梦想,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以前他总鼓励年轻人要去追求什么,现在则不一样了,他认为“年轻人需要放下追逐虚名,关注健康、亲情和爱才更重要。”

 

李开复的“死亡学分”,有浓浓的鸡汤味。很多貌似看开,站在人生高地上的人生导师,都是这套说法。类似的说教整天充斥在微博和微信圈里,我们见了不少。

 

如果能重新来过,他会怎么做?李开复说:“经过这七个教训,我认为珍贵的生命旅程,应该保持着初学者的心态,对世界有儿童一般的好奇心,好好体验人生,让每天的自己都比以前有进步有成长,不要想着改变他人,做事问心无愧,多感恩和爱你周围的人。对人真诚、平等,这样就足够了。”相比之下,以前的李开复说的最多是:“做最好的自己、世界因你而不同。”以前他四处演讲,振臂高呼,让年轻人奋斗,追求成功,去改变这个世界。如今,从一个慷慨激昂的奋斗者,他要变身为一个初蒙状态的儿童。儿童不是依赖亲情,对人真诚,不想改变别人,每天都有进步,活在当下,只知道吃好喝好玩好,不知名利的吗?转了一大圈,人生导师又转回到童年。

 

我们不必要揣测李开复推出这锅鸡汤的诚意和善意。但是,就像他之前喋喋不休地到处和年轻人说“要追求梦想,最大化自己的影响力,做最好的自己”时,对年轻人有某种程度的误导一样,有人把他们这种人叫“励志犯”,透着股假模假式的虚张声势,用自己的所谓成功,号召年轻人跟他学,跟他走。他如今的这番貌似肯切的“死亡学分”,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一种误导。

 

媒体人侯虹斌不客气地说:“这部李开复亲述的纪录片结尾说,脱去虚名假利之后,你的人生还剩下些什么呢?我觉得,这类鸡汤,对我们这些没名没利的人,没有任何参考意义。其实这些人很鸡贼,赚够了钱之后,还想占据精神高地。他们还要告诉普通人,别想着赚钱了,我赚过了,钱这东西没意思,我喜欢没钱时候的快乐。骗谁呢?对于那些有钱却遭遇大病,从而认为钱没用的,我想说,如果你不是有钱,请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调养,也许已经死了,没机会感慨了。其实,你应该在大病痊愈后感慨,幸好有钱!”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不努力挣钱,拿什么供孩子读书,拿什么养老?拿什么治病?全力以赴尚且心下惴惴危机四伏,怎么敢按他开的鸡汤药方把什么都放下,做闲云野鹤状跳出三界外?我等大多数人断然没这个底气。

 

他之前是用力过猛。现在又跳到另一个极端。从他的学历风波之后,我对他就有怀疑。

 

你以为我们不想到海边晒太阳?不想好好陪着家人,尽享天伦?谁不知道健康重要?谁不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世界那么大,谁不想去看看?只是面对孩子求学,老人养老,我们自己的退休生活,大多数人不敢停下来。在现实的压力面前,我们只好做另一种选择,挣命挣钱。你无法从容。你只能祈求,生命别透支的太快,老天多眷顾我一点,别让我遭遇无妄之灾。等我忙完了这些大事,完成了人生中的任务,我再停下来,好好去享受生活。谁也不傻,享福谁不会呀。

 

按李开复总结的七条人生追求,我觉得,我们楼下的前保安都做到了。

 

几年前,我们办公地址变化。我们每周都要有两到三天加班到半夜,接手我们的保安不干了,人家郑重抗议,半夜十一二点,你们下班这么晚,正是我睡的香的时候,起来给你们开门,太影响我休息,那可不行。可我们的出版程序也不能因为影响保安睡觉而改变吧?再说保安不就是负责安保的吗?谁规定你晚上睡觉了?你的工作就是保正我们的工作。退一步说,你睡觉也行,起来开个门都不乐意,这也真是当大爷当惯了。后来,我观察,这位保安大哥真是享受人生的典范。50出头的他,浓眉大眼,身材魁梧。吃饭讲究,带的饭菜不重样,热饭的香味我们都能闻到。天天下午喝功夫茶,没事打乒乓球举哑铃健身。回家养鱼养花养狗。办公楼没人的时候,还来几嗓子京剧,字正腔圆……要我看,这位大哥,就一顽主。人家热爱生活,说实话,真的一点都无可厚非。我还心下羡慕不已,但他说啥也不同意半夜给我们开门这事,咋说也让我理解不了。后来聊天知道,这位大哥以前是一国营大厂的工会干部,能拉会唱也是个人才。后来厂子黄了,他才成了保安。我心下多少替他可惜,正是一个男人最好的年龄,年富力强的,干点啥不好?我也从他这儿知道,这个岁数的男人,上有老下有小的,除了整天挣命奔波操劳的活法,还有一种活法,就是吃好睡好玩好养好身体,别无他求的活法。很难说哪种活法更好。可能他在心里特别瞧不起我们整天睡的比狗还晚,比驴还累的工作状态,你说这帮人整天半夜三更的加班,吃不好睡不好的,图啥呢?多有病呀!他一定对我们有很多的不理解和可怜。我们每天擦肩而过,彼此默默地可怜着对方,在同一个屋檐下谋生。

 

其实,李开复病后倡导并羡慕的生活在我们的周围并不鲜见。在奋斗的人眼里,这种活法是一种颓废、没出息、不上进。在“颓废”的人眼里,奋进的人是一种想不开、看不明白、瞎折腾。有人说,拼命也是一种病。各有各的理由。彼此瞧不起。积极和消极,局促和从容,总是人生的两极,两种活法,有时也是一个人身上的两个阶段。很多时候,其实由不得我们自己选择,你停不下来。李开复如果不病,他一定还在成功的路上继续狂奔。

 

近几年出过好几本和死亡有关的书,最早是一个叫陆幼青的广告人写的《死亡日记》,后来是复旦女博士于娟的生命感慨。如今是李开复。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后悔,后悔没注意健康,后悔工作太拼命了,后悔陪亲人太少……好像他们以前的路都走错了。我想,即使他们说的再言辞恳切,活着的人,该拼命的也停不下来。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我们还远没学会从容。

 

我有一同学,原来很穷,很想有钱,就拼命挣钱。后来终于有钱了,但发现自己一路上只顾挣钱了,生活太单一太粗糙了,自己似乎只是一个奋斗的符号。他感慨:我把这辈子最好的时光,都拿来挣钱了。这话里有失落和无奈,他是挣钱了,可他也在挣钱的过程中失去了好多。比如没有时间陪孩子一起成长,比如忽视了生活中很多小的乐趣,比如母亲最后的日子他一直在外奔波……现在他在一点点地往回找,找他在挣钱的路上失落的那些在他现在看来无比宝贵的东西。

 

不知道他想过没有,如果他天天陪在孩子身边和母亲身边,做饭洗衣接送孩子,他可能要面对另一种苦恼,没钱让孩子受更好的教育的苦恼和没钱给母亲做最好的治疗的苦恼。我们总是为不能过另一种生活而遗憾。不能说哪一种选择是对的,哪一种是错的。我们能提醒自己的,也许只能是,取舍之间,别走极端,把握好这二者的平衡。不能不拼,也不能太拼。李开复的话,只是提醒我们一下,小心点,悠着点,其实该干啥还得干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股票人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