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过年瞎想
(2014-01-28 13:43:31)
很多人都说,不愿意过年,为啥?
网上有人总结:过年是啥? 一个字:累。 两个字:消费。三个字:大聚会。四个字:胡吃海睡。五个字:短信满天飞。六个字:大家拜年贺岁。七个字:鞭炮声震天欲碎。八个字:探亲旅游很是受罪。九个字:酗酒深醉伤身又伤胃。十个字:长假放纵后还是回原位。十一个字:春节就是全民折腾运动会。
腹诽过年,说到底,就是一个累字。除了抱怨过年累,人们抱怨最多的,就是这年过的越来越没意思了,越过越没年味了。
年味是啥?你看,抱怨过年没有年味的,都是年纪不小的。他们心里有个对比,和以前的年比较,和小时候过年比较,现在的年,没有以前有意思有盼头了,没有过去热闹了。在他们的抱怨中,我还听到了一丝担心,照这样下去,这过年的好多老传统老规矩,会不会一点一点都失传了呀。担心一锅热气腾腾的老浓汤,有一天会不会变成一锅寡淡的清水。如果年都没有年味了,那日子还有什么盼头呢?这算杞人忧天吗?
这里的矛盾之处在于,都嫌过年累、麻烦、折腾、受罪……同时又都在心底期盼这年能过的热热闹闹红红火火有滋有味儿。这就不现实了。如果你心里有这个过年的期盼,你就要成为过年气氛的营造者、建设者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而不是仅仅坐享其成。
过去忙年,要从一个多月前就开始准备,是一项浩大繁复的工程,有隆重的仪式感。看鲁迅的“祥林嫂”,我们就知道鲁镇的人是怎么忙活过年的。
据我观察,一家里忙活过年的,多是女人。小时候,我看我姥姥忙过年,后来看我妈忙过年。但据我比较,我妈忙活过年虽然也是乐此不疲神采奕奕打了鸡血的样子,但比较我姥姥,那可打了不少的折扣。到了我这儿,我连我妈一半儿的精神头儿都没有了,一是没时间二是嫌麻烦。从我这儿,您就明白这年的味道是怎么一点点淡下去的吧?我就想,等我当了婆婆,那年还说不定过成啥样呢?但不管过成啥样儿,我也得照我妈过年的样子比划一番不是。这就有了应付的嫌疑,怠慢了年。心里会有一丝歉疚。自我检讨:难道我的生活态度,不如老一辈认真了吗?那我整天披头散发地都忙活些啥呢?
一到过年,身边的小姐妹们就眼泪汪汪地和我诉苦,又得上婆家过年了,不能陪自己的老妈。两头为难。我就得装大瓣蒜地开导她们,心想,这都是小女人的苦恼。畅想一下,等她们有一天当了婆婆,又会是什么样呢?想一想,好像挺遥远,其实可能也就是一转眼的事儿。过年的时候,好多人都会感慨,这日子真不扛混。就是古人所说的白驹过隙和逝者如斯夫之类的。这种过年的叹息,也是我们传统的一部分。
过年是个时间上的节点,在这个节点上,你能把之前一年年过年的场景都回顾一遍,像过电影一样。小时候什么样——点灯笼放鞭炮穿新衣裳,没结婚的年是怎么帮妈妈包饺子收拾屋子的,结婚后第一次上婆家过年的心情,有了孩子的年和过去又有什么不一样……身边的老人一个个地没了,过年时你会想起他们,想起和他们一起过年的情景。就像昨天。现在一想起过年,我就想起姥姥和我妈屋里屋外忙碌的样子,现在轮到我了,我也要像她们那样做出个榜样?给儿子看,让他知道年是这样过的,我身上还担负着传承过年文化的使命呢。
20年后的年是什么样?50年后呢?想不出来。有人说,现有的手机已经变成了人身体上的一个重要器官了,须臾离不开。我姥姥要是活着,说啥也理解不了现在的人一家人围在一起低头各刷各的手机。我妈和我婆婆不刷手机,她们做了一桌子菜,看我们吃一口摆弄一下手机,脸上一片茫然。她们理解不了那个手机里的世界。那里都有什么呀,那么好玩?在她们的眼里,这个世界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真实的现实世界,这个世界她们还算熟悉。另一个是虚拟空间的电子世界,那个世界离她们太远。她们有被抛弃的感觉吗?我不知道。
年味是什么?是那种浓郁的人情味,是那种过日子的精气神儿吧?过年,就是让我们重新回到传统里,在里面打个滚儿,沾一点传统文化的碎屑,这是我们做为一个中国人的标志。传统似乎只是一些碎屑而已,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偶尔沾身上一点,一代比一代离它渐远。
中国人对年的迷信或者叫崇拜,是不是我们现在仅存点的一点敬畏?有很多过年的传说,八卦一下,比如,有人说高考状元都是在半夜跨年的时候疯狂刷题的,这让他们高考时考出了好成绩。比如想嫁的姑娘们,要在年三十的夜里动一动家里的荤油坛子,来年就能动婚了……
年虽然就这么几天,但它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真的太重要了。在过年的日子里,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传统在这时强势回归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容置疑。阴阳的世界在这样的日子里,也有奇妙的沟通,你看那些街头烧纸的火光和火光中的身影,你就知道了,他们在絮絮低语,和死去的人对话,他们相信另一个世界的他们一定是能听到的。在这个日子里,你会穿越回童年,也可能去想一想未来……
年所包涵的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文化意义,以及传统的力量,都是让我从小就十分好奇的。小时候,我就奇怪,大人们怎么了,他们怎么都一下子变得这么和气,像菩萨一样给你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一切都呈现出人们想要的幸福生活的模样。
年轻人多在心里感叹,什么时候能过一个轻松自由想干嘛就干嘛的年多好,如果真有那一天,他们会不会有失落,像挣脱了传统的线的风筝,有生命不能承受的轻。过年可能是让我们烦,但那根牵着我们的线,是亲情是家庭是传统文化,年就像一个孵化器,我们都是从这里长大的。就像我们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脱离地面一样,当我们有一天真的从年的气氛中走出去了,你可能也就没有了自己的根。
祝大家都过一个开心的年。想念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