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走出来的孩子
(2012-09-06 15:52:34)
标签:
杂谈 |
前两天,到一个单位参观,接待我们的是一个70后副总,很干练业务也熟很有想法的样子。吃饭时他说的一句话一下打动了我,我问他是哪个学校毕业的,他一笑,原来是一个很不好的学校一个很没前途的专业。
他说,我原来不愿意和别人说我是从哪毕业的,怕让人瞧不起,别人也都说那个学校不好,上课没意思,学生天天在宿舍睡觉,把人养的贼胖,但我,对学校还是挺有感情的:“上学时我天天起的早,老师让学啥都认真学,不敢偷懒。还参加学生会工作,有时中午买个烧饼,就到学生会去,啥活都干,挖空心思地组织各种活动。咱是地道的农村孩子,能上这样的学校就不错了。不这样不行,咱一个农村孩子,那时候心里真没底呀。大学4年,在学生会活没少干,毕业时也没得着啥,但锻炼了你想问题的一种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这些都对我很有帮助。”
“咱一个农村孩子,那时候心里真没底。”就是这句话让我心里一动。一个农村孩子来到城里,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干啥,没人给他什么具体的指导,他能做的,就是像父辈种地一样,天一亮就赶紧起床,不敢有一点偷懒,干好自己所能的一切,啥活都干,都要干好。
他的话不多,但也勾勒出他能走到今天的大致脉落。
这个副总脸色黑红,还能看出一点农村生活的痕迹。其实在我们周围,有很多人,你已经一点都看不出他们在农村生活过的痕迹了。不久前,见了几个事业有成的人,回头在网上一查他们的资料,竟都是在乡村起步的。
我想,不管他们今天多成功,不管别人是不是能看得出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起点——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如今,他们不仅在城市里站稳了脚根,还成为这个城市的管理者。但我想,他们可能都有过一个“心里没底”的阶段。
“心里没底”曾经让他们四顾茫然,心里因此多了一分小心和敬畏。“心里没底”也是他们一门心思往前走的动力,因为要走出“心里没底”的阴影。俞敏洪不是吗?还有潘石屹……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一拔拔地从村子里起程,从来没停止过他们往外挣的脚步。
当城里的很多孩子都在感慨路越来越难走的时候,就业越来越难,农村来的孩子却在更加逼仄的上升空间里,抢占出一分自己的生存空间。
这个暑假,儿子他爸教过的几个学生回哈,在我们家吃饭。有在日本留学的,有在法国,有在瑞士,有在香港,有在北京,都是博士,但他们中的大部分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来自中国最穷的农村。酒桌上,他们不会说啥,就是和老师一杯杯地干,喝多了就趴桌子上了,或趴床上了。他们身上一点没看出海外生活的痕迹,对国外的生活也没什么感受,因为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里,还要做兼职赚生活费,他们经常工作到下半夜一两点。
他们是这么年轻,为未来吃苦和拼命的年纪。我不知道他们会经历什么,但我知道,他们有一天会成为城市中的西装革履者。
去年儿子上大一,他们班有好多南方农村来的孩子,只拿个小包就来了,自己一个人坐好几天的火车,硬座。天冷时,没有棉衣,我领他们去买,他们只挑最便宜的。有的孩子是姐姐去打工供他读书,他们从初中起就到离家很远的县城住校,没补过课,自己洗衣服,好几个月回一次家。他们和城里的孩子太不一样。他们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
这些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他们咬牙吃苦没问题,走完从无到有的路没问题。我担心的,是他们有了钱有了权有了资源之后,他们能守望得住底线吗?太多落马的贪官,都是穷孩子出身。穷孩子从无到有之后的控制和自律是他们面临的大问题。林肯说:“很多人都能忍受逆境,但如果想测试一个人的品格,就给他权力。”不管是农村孩子,还是城市孩子,当你给了他们权力,很大的权力,那就是对他最大的考验。很多人过不了这一关。
这个社会,不管怎么变革,如果还能给从农村走出来的穷孩子一条上升的通道,那就说明,它还有新陈代谢的能力。还有希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