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霞出书,全是重量级人物捧场。琼瑶、董桥、蒋勋、马家辉等文坛大佬欣然作序,序言中充满欣赏、体恤和赞美。琼瑶说:“至今,我没有遇到过第二个可以和青霞媲美的女子。”台湾美学家蒋勋说,对于林青霞,美是负担,可能也是修行的开始。“美了几十年,红了几十年,林青霞一定有点累了”,董桥的体恤温润而不动声色。
有人感叹:这样国宝级的出书待遇,只有林青霞才有。
林青霞新书的北大发布会上,姜文做主持人,桀骜不驯的姜文给谁打过场?从来都语带锋芒,他服过谁?但在林青霞面前,姜文变得谦恭,他由衷地说:“至少那个叫姜文的人认可了这本书的文笔。”林青霞要喂芒果,姜文乖乖配合,像听话的小孩伸过头张嘴去接。9月18日出现在北大百年讲堂上的林青霞,还是女神的样子,星目剑眉,端正从容。据说,林青霞出场的瞬间,同为大牌的徐克和姜文都在刹那间黯淡了。
林青霞是一个传奇。徐克曾说,林青霞这样的美人50年才出一个。记得有谁说过,每看到赫本,嘉宝,泰勒,费雯丽这样的西方美女,我就想,多亏我们还有林青霞。2000年8月,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被它的发现者命名为Linchinghsia(林青霞)。
但再美的美人也会老,美人迟暮和英雄末路,都是让人悲哀的,但年近六旬的林青霞用浅唱低吟的一本《窗里窗外》完成了一个精彩的转身。将人们对她外貌的关注转移到她的内在。时间没有把她打败。她在新书里说:“17岁踏入影圈,至今的39个年头里,有无数人写过无数篇有关我的文章……这是唯一的一本林青霞写林青霞的书。这本书,我以最真诚的态度写出我最真的感受。”别说文笔和艺术性,林青霞是足够真诚的,她的文字也是质朴厚道的。这,就足够了。
她说:“我演过一百个戏,在一百个角色里面,我认为最难演,最想演好的角色,就是自己,但其实我演的最差。”在她的书里,我们看到了她对自我的寻找,她总结说:“有很多东西,要到三十岁才明白,又要到四十岁才做到。”
她说“别叫我女神,太累。也不是作家,只想当个写作人”。她真活得幸福的时候,是她做为一个普通的女人,没人认出她是明星,她是女儿的妈妈。她的两个女儿,每天晚上睡觉前总要听她讲妈妈小时候的故事。讲呀讲呀,故事讲完了,“静谧的空气中,我们母女三人搂得更紧了,黑暗里,感觉三个人都瞪着大眼睛,仿佛我们在一起纺织着人生的梦,梦里演着自己的角色。”在这种对生活琐事的津津乐道中,我们看到,大美人林青霞已经欣然接受自己不再美丽年轻的事实,从容地变老了。这叫洗尽铅化,是返璞归真,
有人说,爱慕她,赞美她,已经成为华人世界的集体惯性。她为什么能够赢得这些?你看,50多岁的她依然目光纯净,那么干净的一张素脸,还有她表情中的孩子气。她平静接受自己脸上的皱纹,不整容,不穿夸张的服饰。也有感情的波折,但不是绯闻。她干净,她内心朴实。
在她身上有我们那个年代的人的审美,浓眉大眼,既有女性的妩媚,又有男性的英武,俨然雌雄同体。我们那个年代的美女,脸上没有取悦别人的媚态,不会讨好,她们永远端庄大方,她们身上有一代人白衣飘飘的梦想。(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