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杜尚把小便斗搁在美术馆是艺术

(2021-10-17 21:46:51)

为什么杜尚把小便斗搁在美术馆是艺术

我觉得杜尚把小便斗放在艺术馆是艺术。

1、

今天早上,工作上暂时没什么事。我们坐在见岕·萃艺术生活馆喝茶,聊到了艺术,小毛说:这好像不是聊工作,这么闲谈有点令人焦虑啊。我说:其实这是更核心的工作呀。

大家聊了一会儿,就聊到了法国的杜尚,我突然有个感觉,就问大家:你们说杜尚把小便斗放在美术馆是艺术吗?

我说的是艺术史上一个有名的事件。

顿时大家兴致高涨,你一言我一语热烈地聊起来了。

有的说:首先他是权威,权威放的屁也是香的!?有的说:这算什么艺术,现在很多艺术圈子挺搞怪的,什么长头发写书法的,什么屁股作画的,什么搞怪的都有,那算什么艺术?有的说:这就是艺术,至少别人就不干敢这么做。有人打断他的话说:那艺术就是胆子大乱来呀?他很不服气地说:杜尚的小便斗就是艺术。

……

2、

我又问:那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美?

有人马上查了一下百度,说:百度上是这么说的:

“美

学科概念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10个义项

美,是指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人类关于美的本质、定义、感觉、形态及审美等问题的认识、判断、应用的过程是美学。

美包括生活美和艺术美两个最主要形态。生活美又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

中文名

外文名

Beauty

性质

学科概念

美的定义

五个方面

含义

对美感的反应

哲学概念哲学认识心理学概念研究范畴相关信息美的规律

美学概念

美的内涵是指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但它本身是一种主观感受。美包括生活美和艺术美两个最主要的形态。生活美又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艺术美包含优美、崇高、悲剧、喜剧等几个基本范畴。喜剧有讽刺、揶揄、滑稽、机智、幽默、怪诞、荒诞等子范畴。 虽然人们都能感受到美,并且能够识别美,但是在回答“究竟什么是美”的问题时,答案却千差万别。总结前人的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下列几种:美是形式的和谐(古典主义);美是上帝的属性(新柏拉图派);美是完善(理性主义);美是愉快(经验主义);美是关系(启蒙主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德国古典美学);美是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等等。

美的定义众说纷纭,但概括归纳起来不外五个方面:

(一)美在客观说。这种理论最初注重美的自然属性的研究,发现了有关和谐、比例、对称、多样统一等美的外观形式法则。后来侧重于社会美的研究,对美与生活的关系等问题有精辟的论述。代表人物有狄德罗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

(二)美在主观说。认为美是人的意识、情感活动的产物或外射表现,这种理论在审美意识、审美心理、审美感情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代表人物有休谟、康德、柯罗齐等。

(三)主、客观关系说。认为美既不在客观,也不在主观,而在二者的结合中。但在论说中有倾向于客观的,也有倾向于主观的。

(四)超自然说。认为美是上帝、神或某种超越主、客观的“第三力量”创造的。

(五)社会实践说。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真与善的统一,是自由的形式。

上述各种美论在相互对立中,又相互影响、批判、吸收、继承,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发展态势。现代西方美学不再遵循传统美学自上而下的哲学演绎的研究方法,而采用自下而上的实证法,强调直觉、潜意识、本能冲动、欲望升华、主观价值、情感表现等主观因素的研究。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先后出现了实验美学、游戏说、快乐说、移情说、距离说、表现说、心理分析、格式塔等各种美学流派。这些流派对美的探索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但也出现了反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倾向。关于美的本质的研究,发展到今天,尽管尚无定论,但它已使美学与其他科学的研究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了,现代心理学、生理学、数学、信息论、系统论、社会学、经济学、考古学等都在不断给这一难题的解决提供新的途径。”

关于艺术,百度上是这么说的:

“艺术(Art)是借助一些手段或媒介,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来反映现实、寄托情感的一种文化。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好的艺术往往具有美学价值或者哲学价值,但不一定具有大众层面的娱乐性。与科学相比,艺术离不开情感的表达。在中国古代主要指六艺以及术数方技等各种技能或特指经术。语出《后汉书·伏湛传》:“永和元年,诏无忌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蓺术。”

艺术通常会借助语言、文字、绘画、音乐、形体等表达。现代艺术包括语言(含文学)、美术(绘画、雕塑等)、表演(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等等。艺术是语言重要补充方法,就像讲话中我们会用大声代表生气,用笑声代表开心,用手舞足蹈代表焦急或者其他的心情来传递给对方。所以,每件艺术品都应该有它独特的诉求,这种诉求就是艺术的生命力。同时,艺术也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

艺术可以是宏观概念,也可以是个体现象,是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运用(形体的组合过程、生物的生命过程、故事的发展过程)等方式对客观或主观对象进行感知、学习、表达等活动的过程,或是通过感受(视觉、听觉、触觉)得到的形式展示出来的阶段性结果”

大家听了之后,半天没人说话,后来有人说:啥意思?那你说杜尚的小便斗到底是不是艺术?如果是,那我也是艺术家,拿小便也好坐便器也好,我也会呀!

3、

我说:我认为杜尚的小便斗是艺术,你再拿小便斗也好坐便器也好,就不是!

他说:为啥?你这不是权威崇拜吗?

我说:

“我觉得不是。我说说我对美和艺术的理解。我不觉得美是什么天定的神定的,也不是什么客体(人觉得美)的本身属性,我觉得根还是在人性上。就像王阳明说的:没有心,那天再高,谁去仰它高;地再深,谁去俯它深呢?所以,根还是在人性上,离开人便没有美。

那么是不是不需要客体,人性中本身就有美呢?

我觉得不是。

那么既然客体中没有美,主体中没有美,那么美在哪里呢?

我觉得美在主体(人)和客体的关系中。

这只是说了美在哪里,还没说美是什么,那么美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还得在人性里找。人本质上是基因的工具——这样说好像挺悲观的——人的一切感官好坏,背后有个决定的东西,那就是求存和繁衍。而是是有利于人类求存和繁衍,就会“感觉”成香的、美的、善的。

就像是:臭并不是某些物体的固有属性,香也不是,而是人在这个气味中“嗅到了”死亡或者有利于生存繁衍的“味道”——这里所说的“嗅到了”并不是物体本身发出的气味的本身属性,而是被人“理解”成香或者臭,目的是使人能够以这个“快捷方式”趋生避死。

王东岳对文化下过一个定义:文化不是求真求善系统,而是求存系统。

我觉得美是关系,之所以感觉到美,是因为在人类心底,这个关系有利于人类生存和繁衍。

美是人类从感觉从情感出发,对有利于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客体的感受。

又因为人性渊深丰富参次多态,所以美也就沉到了人类集体无意识中。所以,常言道:美无国界。

具体到这个杜尚的小便斗事件,美不在小便斗上,也不在杜尚身上,而在于那个时空中的杜尚和小便斗的关系中,也在人们与这个事件的关系中。”

4、

我接着说(有点话唠哈): “具体来说,在那个艺术的历史时期,杜尚觉得之前的艺术形式已经死了,一切都可以是美,关键要创新,要走入万丈红尘中,去寻找创造新的美。

那么,如何表达这个石破天惊的理念呢?

可以是哲学的方式,可以是文学的方式,而杜尚选择的是令人震撼的艺术方式,那就是直接去拿了一个小便斗签上自己的名字,作为一件新的艺术品陈列在了艺术馆。

这里,小便斗不是艺术,杜尚也不是,而是在这个独特的艺术时期的这个独特的行为就是!

就像在苏轼之前,词是艺伎唱的,小楼昨夜又东风啊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呀,等等,都适合艺伎唱。而东坡一出,大江东去,就得关西大汉唱了。

苏轼的词也是艺术啊。

艺术与科学与哲学的表达方式和内容是不同的,艺术是以感觉体验的形式,以饱含情感地的方式表达,而表达的内容是美。

那为啥杜尚之后,你拿个小便斗或者坐便器就不是艺术呢?

因为杜尚的小便斗,不是小便斗,也不是杜尚,而是种颠覆的艺术形式,表达出决心、愤怒、鄙视、自信等等情绪,也传达出旧的艺术已经死了的理念,一切生活,都可以成为美的载体。这便是超越使用功能之上的艺术。

这是在艺术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而你的小便斗或者坐便器,不过是东施效颦,你没有杜尚的艺术创见,也没有杜尚的艺术创造力,而是时间空间也不同了。

艺术需要独创性。

5、

说到艺术价值,就不能不说到真善美。“真”是基础,比如王国维说词,境界是基础,而境界中,“真”是第一位的。

不“真”便没有真的善和美。

杜尚在那个特殊的时空里拿了个小便斗,有“真”的饱满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也有独创性,且这个艺术行为有利于当时艺术的生存和发展。

他的这个艺术行为,境界是深邃和阔大的。

而你现在要是拿个小便斗或者坐便器,也往艺术馆一搁,这个就不是艺术行为,境界就很低(不“真”,没有真挚的情感,最多只是哗众取宠,且没有深邃的思想,更没有独创性)。

6、

我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我们现在想做的是“美的生活”,是生活的方式和状态,不仅仅是发现和创造美的过程,也包括感受美和活出美。 那么,我们就需要理解美和艺术,然后把美把艺术活出来。

把美活出来,这便是“美的生活”。

为什么杜尚把小便斗搁在美术馆是艺术

为什么杜尚把小便斗搁在美术馆是艺术

为什么杜尚把小便斗搁在美术馆是艺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