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
我最近发现自己的两个表达方式,就是:
我要么拼命的自我表达,去博取别人的爱,滔滔不绝向别人表达(同时有点羞耻感);要么受挫之后仓皇退缩回来,沉入孤独之中。
(因为是单向表达,硬把别人当“容器”,所以,很容易受挫)。
这两种生命表达方式里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孤独的独自舞蹈,沉迷在个人自我的想象中——其实我并没有走出那个自我,还躲自恋之壳中啊。
原来我还一直觉得自己是挺外向挺open的、早就走出了自我的人呢。
2、
我经常上网课。会挑选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像武志红啊像薛兆丰啊等等。
其实网课的内容我都会反复听很多遍。可是呢,我几乎从来不留言。偶尔留了言,就会忍不住经常去看有没有回馈,几乎每次都没有得到老师的回复,心中有一丝看不见的失望。
之后,就再也没有留言了。
哦,不,也有成功的时候,十几年前有次在武志红的微博上评论了一次,结果武志红秒回,说:说的好,我也在路上……这个评论我现在还看到被人持续评论着……
那种感觉,像是生命的节日。
可惜,太少了,我又常常回到“锁在壳里”的状态了。
还有,我也经常被拉进别人的微信群,有的甚至还是我自己拉的微信群,可是我在群里呢,基本上都是沉默的状态。
有时候我会注意到自己的这样的状态——常常缩在自己的克中,偶尔“冲出来”,常常失望。
2、
这个觉察震惊了我,也促使我进一步觉察:
原来,我有时候一味向别人表达,是尝试走出这种孤独自恋之壳,希望找到从前缺失的那面“镜子”;而受挫之后,是这种努力的失败,就会赌气地断绝这种表达,从而沉入孤独之中。
赌气断了这种表达,而走入“孤独”,看起来似乎是成熟美好,其实就断了“关系”。
仔细体会,这种沉入孤独有两种类型的情绪表达:一种是绝望,觉得要么是自己不够好,别人不喜欢;要么是别人不愿意接纳我,他不愿意成为我的“镜子”;要么是是我从“镜子”里看到的自己太丑陋而自惭形秽。
第二种类型是,赌气仿佛说:我本来那么好。而你们竟然还是不愿意“照见”我?你们有什么了不起?我宁愿跟自己的头脑待在一块儿。
其实这种孤独并非是没有了关系(注意,不是指搞关系的那种关系),而是用虚拟的自己跟自我想象(头脑)之间的关系,来替代真实的与他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但,这不是真正的关系,而是虚拟的关系。就是用我自己的孤独想象,用我的头脑,来“照见”自己。
这其实是给自己建立了一种虚假的镜像。
同时,又因为心理的自我防御的作用,这种孤独反而倒显得我很理论很高深,甚至还自觉有宗教情哲学态。
就仿佛是说:哼,万丈红尘有什么了不起,都是肮脏的,罪恶的苦的。我自己的精神世界才是纯净美好的。
或者说:举世皆浊我独清。
然后说:你们看,我多高深多纯洁多深邃,我不稀罕你们的“照见”。
可惜,这都只是幻想,在幻想中没有真实关系,也没有真实的爱发生,没有真实情感流动。
这种孤独的结果,是生命力无法在万丈红尘中伸展流动,生命趋于枯萎,最终是干枯而死——尽管自己以为清高深邃。
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孤独都会如此,相反,有种生命,像佛陀、王阳明等,生命早期得到了充沛的爱,在万丈红尘中始终保持着开放流动,他们悟了之后常常在孤独中沉思,与天地往来,这种孤独是充沛饱满的。
3、
再往深处觉察,其实我的那种表达还是一种看起来像在对外表达,像是在走向外部世界,但其实是单向的,没有双向的流动。
我是在希望获得外界的“镜子”,外界的照见,确认自己的存在。
现在我突然明白,原来没有你这面镜子,没有世界这般精致,不管我内心如何涌动,如何理性的思维,我其实都不能确立我的存在,也就是没有真正意义的存在感,那种在孤独的思维中的存在,其实是镜中花,水中月,生命终将枯萎。
而我的内心呢,还是充满恐惧、不甘这两种矛盾的心理。所以一旦稍有挫折,又仓皇逃入了孤独的自恋之壳中。
这就很像那位写出了《伦理学》的哲学家,他一生躲在一个壁炉里,固然是写出了《伦理学》这部煌煌哲学巨著,可是终究没有活出,没有真正的人间之爱来,终究没有活出饱满的人生。
我突然觉得,我写这篇文章似乎也是这种努力,只不过这种努力的背后仍然是内心充斥着对外界的渴望,同时又对外界的恐惧,这样就更容易感受到别人的敌意和不认可。
而只要感受到一点点不关心,我便匆匆地逃入了自恋之壳,再然后,是心理的自我防御——哼,我的孤独如此美丽!
4、
对呀,早年没有精力母爱的“镜子”的照见,孤独的心常常会有这两种反应。
唉,没有被原生家庭点亮过的童年,常常一生都在黑暗的孤独中。
可是细究过去,父母之所以如此,有其只能如此的原因,有时代的文化的家族的原因,看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有深深的慈悲心,这个深深的慈悲心会逐渐去替代怨恨心。
只是,现在你已经长大成人,你完全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来。你可以逐渐去学着接纳过去放下过去,做自己内心的父母,温暖自己,选择第2次出生,哺育自己,让自己走出来。
唯一的救赎之路,不是逃入孤独的自恋中,而是整理好心情打开心扉,重新投入万丈红尘中,去投入去连接去受挫去不断地破掉自恋不断地生长出新的自我。
这才是唯一的救赎之路啊!
这才是人间值得之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