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真的在用它寻找光明吗?

(2019-12-18 23:38:49)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真的在用它寻找光明吗?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


当初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相当震撼,深为叹服。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我却发现这句话好像不是常态,我觉得更常见到的现象却是,也许人性使然: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不断的在寻找黑夜

你看顾城不就是,最终投入了更大的黑暗之中吗?


武志红说过一个比方:你用刀削苹果,这件事你做得很好,现在苹果削好了,你愿意放下刀吗?

在这个比方里面,武志红说:苹果就象征着痛苦之身,刀呢就象征着人从痛苦中学到的技能和获得的工具。 人们总是在痛苦中学会了很多东西,可是又因为这些学会的东西——就像是刀一样,会不自自主的被某种莫名的动力驱动去不断的寻找新的痛苦,并用这种痛苦来喂养自己手中的那把“刀”。

这就是轮回。


就像是,你因为生活艰难困顿,所以学会了很多东西,可是学会了的技能也好性格也好,都需要新的艰难和困顿来“喂养”。比如说你经常受欺负,所以你学到了很强的搏击能力,然后因为你有了很强的搏击能力,你就会不自觉的莫名的被某种动力所驱动去参与各种暴力。当然,你可能会理解成你经常打抱不平。

有句俗语:善泳者溺于水。


我又想起道德经里面有一句话: 世人皆知善之为善者斯不善矣;世人皆知美之为美者斯不美矣。

以前呢,我觉得我理解了这句话,比如说都知道放生是一种慈悲,可是呢,这居然成了一个行业,大家都去把各种动物专门捕来,卖给那些要去放生的人。


可是呢,现在我才发现我对这句话的理解还不够深,现在我对这句话,有了从人性更幽微深邃之处的理解。

比如说我自己,我最近才觉察到我一向特别会包容和忍耐,我也深以此为荣,觉得这是自己的美德。

这个特别能容忍,特别能够忍耐,特别有耐心,特别随和,这个呢,是我在幼年年的时候在原生家庭中学到的一种生存模式或者说性格特点。

我一直以此为荣,觉得自己这真是拥有了一种能够难得的的美德。 可是呢,后来我逐渐觉察到在这个美德的背后站着的那个自我是虚弱的自我,是懦弱的自体。

我其实是用特别的随和包容,特别的能忍耐这种方式这个工具来保护这个虚弱的自体。

而我却总觉得是因为我心软我善良。


最近呢,我又有了一个新的觉察:我发现,吊诡的是我总会碰到那种特别强势和侵犯别人边界的人,甚至这个人呢,在别处不是这样的,而跟我相处了一段时间呢,我们互动呢就变成了他开始很强势和爱入侵我的边界。

再往深处觉察,我才发现这是我自己的投射的结果,是因为我有这样的一个优良的品德,所以我就在不断的做两件事情:一个是不断的去寻找使我优良品德能够发挥的人和场景,所以我总是很受气;第2个是我在面对关系的时候,因为有这个优良品德,我自己又非常自恋,以此为傲,所以我可能在激发别人给自己制造这种关系。

这不就成了,我知道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这也成了我的轮回。


再说一个例子,《道德经》也说过:国家混乱有忠臣。我以前的理解是,忠臣嘛,平常表现不出来,啊,因为这个国家比较混乱了,他才表现出来了嘛。

我想,一个国家如果不混乱,那么对于忠臣来说是不是也是一个人生悲剧呢? 就像是和平年代对于那些战神来说是人生的悲剧一样。

这些年读了《明朝那些事》,也读了一些明史,我就发现哈,在明朝呢有太多的文人呢,非常想成为忠臣流芳千古。在他们的眼里呢,别人都是昏君奸臣。

就像是你是锤子的话,看谁都是钉子。关键是你都会忍不住去“砸钉子”,你还以为都是那些你以为的“钉子”的错。

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很多人,莫名其妙的就变成了昏君和奸臣,那是不是很大程度上是这些所谓的忠臣投射而成的呢?

这不就是:世人皆知美之为美斯不美矣,世人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的最好诠释吗?

这个其实也是佛家讲的分别心。


现在回到武志红的那个例子:你削好了苹果,你能放得下那把刀吗?

黑夜里给了你一双黑色的眼睛,你能放得下黑夜吗?你放得下眼睛吗?

有时候我想:可能是,人性趋向于圆满的动力,要远远强于趋于幸福的动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