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
最近听蒋勋讲的《红楼梦》,以前看不下去,其中有个主要的原因,无聊。也就是觉得一大帮人,成天什么正经事(利国利民,或者至少是艺术吧)不干,很没有价值感,我读着也觉得浪费时间,浪费生命。说过一点,还有内疚感——他们啥事不干,就是玩,我还旁观那么久,不是比他们还有罪!
2、
最近我有个领悟,所谓创造价值其实也是相对而言的,终极来说价值其实无所谓有无,自认为而已(人在宇宙中的存在或消失,无所谓什么有意义无意义)。关键是活的好不好,也就是是否幸福。
从这个角度来说,你觉得有价值才能幸福,那么就创造价值,这里面还有一个价值认定的问题,你如果觉得价值得得到别人认可才算的话,那么就很不确定了,这样你的幸福感就很难得到了;如果你的价值认定只需要自己内在评价的话,那么就明确得多了,你也就心定多了,幸福多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做到完全不需要价值认定就幸福。如果可以,那么幸福感就可能是无条件的了,也就是不管有没有价值更不管别人甚至自己怎么看,就是快乐就是幸福!——如果这样该多
好!
3、
但是,这并不容易,我现在的状态就是这样——1、需要别人来认可我的价值;2、得到认可我才幸福。就是这样,我的价值需要喂养,我的幸福感需要喂养。
我得完全接受这一点,也就是完全安于此、安于这个不安之中,然后,用爱融化它。再然后,逐渐
在心底植入新的信念:我生而具有独特的价值。
4、
还是回到此刻的我,心里不安,我可以好好体会一下这个不安,不逃避、不迎接、不评价、不批评、不赞美,心如止水,只是观照我的这个不安,跟此刻的情绪在一起。
开始有点难受,不迎不拒,跟这个难受同在,心如止水观照它。
慢慢对自己有慈悲升起……
治愈不安的,不是责备不是逃避不是……,是宽容是理解是爱。
别忘了,对自己也是如此。
5、
本来写到这里本文已经结束了,可是刚才我打坐了一下,半小时吧,“看到”一个球体,类似鸡蛋:最外层是世事,类似蛋白;中间一层是情绪和观念,类似蛋黄;可是还有一层核心层,是球心,这才是心。
最外层的世事是动荡不居的,中间一层的情绪和观念是逐缘而动的,未经过修炼的心是逐情绪和观念而动的,所以常人是无法心安的。
但毕竟心不安很难受,所以人人都想做点什么来是自己心安。绝大多数人在最外层上下功夫,期望
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世事如ta所愿不再动荡,这可能在短期内奏效,但终究是个错觉,毕竟人在宇宙中永远是渺小的,把控感不过是错觉;有一部分人在中间层上着力,希望控制情绪,这只可能得到虚假的静止感;少数人在最内层上着力,让自己心不再攀缘,心如止水,这类人可能达到心安的彼岸。
6、
写了5,我以为此文可以结束了,我又意识到其实还有一个旁观者,这在我打坐的时候有清晰的感觉,是完全心如止水地观照的——我们常常没有察觉这个观者的存在。
我是我的观者,不来不去不垢不净,究竟来说,其实没有安也没有不安。
这样说就近乎玄了,但我感觉得到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