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苦的美

(2016-02-04 08:37:32)

01、

小时候,只喜欢吃甜的,随着年龄增长,见识也增长了,逐渐开始喜欢那些曾经很讨厌很害怕的食物,比如茶比如苦瓜,更甚者如烈酒。不仅喜欢,而且能欣赏并由此感受到美!

02、

人生从根本来说,也是一种体验,就像吃东西。开始人也只想吃甜的,这人人如此,后来逐渐有些人愿意“吃点苦头”了,比如看悲剧电影、比如蹦极。就像吃饭,开始能够品尝更有滋味的生活了,比如有些人愿意无怨无悔地冒险爬喜马拉雅,有些人愿意出家为僧度人,有些人愿意冒着炮火救人等等,他们在品尝更有深度和广度的生活。

03、

品茶品酒就像欣赏艺术,需要能够接受的心和距离感,然后才是需要学习欣赏的能力和悟性。关于接受,没有孩子一生下来就喜欢喝茶的更没有喜欢喝酒的,孩子是看到大人如此陶醉于喝茶喝喝酒之后,才开始在心里逐渐接受茶和酒的,尽管如此,一开始喝没有不吐出来的。所以对茶和酒的接受是逐渐形成的;关于距离感,因为茶和酒,不喝也不会死不是生活必需品,所以所有人都会有一种超脱的心态,也就自然有一种距离感。说到接受和距离感,小孩看到大人如此享受就产生了愿意去学习欣赏的愿望,这个愿望如此强烈,使得孩子能克服开始的不喜欢和恐惧。当然,要喝到能品茶能品酒还是需要天分和勤奋的;

有人会说,大人都是从小孩长大的,谁是第一个接受、有距离地欣赏茶和酒的?我想那个(两个)人自有其机缘。

另外,人开始会品茶品酒了,说明ta开始懂得饮食的真谛了,成熟了。懂得品茶和品酒之后的人,回顾从前只喜欢蜜糖的自己,会感受到生活的厚度深度以及独特的美。换句话说,不会品茶品酒的人,并未觉得生活缺什么。而学会品茶品酒的人,会庆幸自己由此体会到生活独特的深度的美。

04、

品味生活中的苦,也是同样的道理,但没有同样的幸运。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无法欣赏生活中的苦,因为:一、很少成年人会如喝茶喝酒一样欣赏生活中的苦,他们也是排斥这些苦的,更何况小孩;二、生活中的苦很难像茶和酒一样,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一旦遇到则很难摆脱,大部分人无法抽离产生不了距离感;三、没有前两者,则人很难自觉地培养对生活中的苦的欣赏能力了。

记得以前看过的一部很感动我的片子《美丽世界》,片子中那个小男孩,虽然身处苦难的集中营,但是他真心相信他爸爸说的:这是一个赢大奖游戏的说法,虽然历时数年吃了很多苦,但是因为他真以为相信这是游戏是假的,所以倒也没有被吓着。这就暗合了之前说的欣赏生活之美的三个条件:一、接受;二、距离;三、欣赏能力。

如果片中的父亲没有骗孩子说这是一个赢大奖的游戏,那么孩子会恐惧和排斥,就不可能接受了;如果孩子没有相信父亲的话,也不可能产生游戏的距离感。说到这里,从根本上来说,父亲也没有骗孩子,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游戏,看得透就能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就能产生距离和美;说到第三点,可能并非所有的孩子,遇到这样的事,都能有能力像片中这个孩子像配合父亲的“游戏”,之所以说是能力,是因为那需要太大的勇气和毅力,当然更重要是积极参与游戏的热情,其实实质上就是对生活的热爱,这才是勇气和毅力的真正源泉。

片中这个孩子,能够欣赏生活中的苦难,有特殊的原因,并非每人都有这个机缘。大多数人如我,是恐惧逃避苦难的,只是遇到生命中无法摆脱的苦的时候,可能机缘就来了,人终于接受了,抽离了,开始学会欣赏生活中的这种美了。我想,大多数人老了后,都不记得生活中的甜蜜的日子,但都会记得生活中最苦的那段时光那些人和事。之所以这段最苦的人和事有了审美价值,是因为接受了和有了距离感。

为什么一定要等到老了以后才开始学会欣赏和珍惜呢?能不能在事情中就学会欣赏和珍惜生活中的苦难呢?我想是能够的。

05、

没有苦的生活,就像一辈子只喝过蜜糖而不会欣赏茶和酒的人,是没有深度和独特的美的。

06、

接受了就能放的下,看得透就能够跟自己的生活拉开距离,距离产生美,才能观照欣赏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才能不仅仅欣赏到生活的甜味,也能欣赏到生活的苦难。

这样的人,是觉者和生活的艺术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