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入生活中,与家人心灵链接。

(2013-03-04 23:33:12)

    一个出生在上海的以色列女子,她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她在上海成家,生了三个孩子,后来离婚,独身带着三个孩子。在中国和以色列建交不就,她申请来到以色列。在特拉维夫,她从毫无从业经验,甚至语言都不通的情况下,靠自己的勤奋,从街头摆摊炸春卷开始,养活了自己。然后,学会了以色列语言。在然后她把自己的孩子从上海接到以色列。

    这位以色列的母亲,有着中国父母的传统---再苦也不能苦孩子,靠着自己在街头炸春卷,硬是供着三个孩子都上学了(伟大的母亲)。这三个孩子,大的13岁、中的12岁、小的10岁。

    一天,一个邻居看到三个孩子围着这位母亲,等着她做饭吃,就走过来训斥老大:“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你应该学会去帮助你妈妈,而不是在这里看着母亲忙碌,自己像废物一样。”然后,又转过身来训斥这位母亲:“不要把那种落后的中国式教育带到以色列来,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这位邻居的话很伤这位母亲的心,她安慰老大说:“不要紧的,妈妈能撑得住,我喜欢照顾你们。”可是,老大说:“也许她说得对,妈妈,让我试着照顾弟弟妹妹吧。”

    从那之后,老大上学之余开始帮母亲干活,开始他的动作还不熟练,慢慢的就越来越熟练了,再后来,老大逐渐带一些炸春卷到学校去买给同学,结果还赚了钱补贴家用。

    在老大的带动下,老二老三也开始自觉地帮忙,带一些春卷到学校去买。

    他们家还形成了一种商业机制,比如每个人干活都是有偿的,不同的活有不同的价格。孩子带到学校去买的炸春卷,都是以批发价向母亲买的。

    几个孩子买春卷的方法各有千秋,老大靠的是老客户,销量不大价格稳定;老二搞批发,靠走量;老三则剑走偏锋,举办中国文化节,讲诉自己眼里的中国,而春卷则是代表中国的美食。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生意也越做越大,他们和母亲共同成立了很大的餐饮公司,母亲和三个孩子都入了股。

     以上是《一个以色列母亲的教育观》这篇文章的梗概。

     如果是以前,我会觉得我们的教育确实有很大问题,以色列的教育很早就教孩子在生活的实践中学会责任意识,学会赚钱的本领,学会游戏规则等等,而我们的教育,却与生活实践脱节了,还有就像这位母亲说的:“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我们中国的父母恨不得帮孩子承担一切生活的责任,只需要孩子读书(说实话,在中国是的化太多时间死读书,不然你的孩子就跟不上别的孩子,这是严酷的竞争。),这样的孩子,基本没有生活经验没有经过商业化的训练,一到大学毕业就傻了。

   

    但今天我在白鹭的微信里读到这篇文章(很长,我不知道怎样转到我的博客里里来),最打动我的并不是以上的感慨,而是细节。

    这篇文章就是这位母亲口述的,整篇文章,我读到的没有一丝悲悲切切的感觉,按理说,这位母亲去以色列之前的生活是个悲剧---父母早逝,在异国(中国)嫁人从事重体力劳动,生了三个孩子又被抛弃。独身回祖国却毫无生存能力,甚至连自己祖国的语言都不通,还得养活自己的三个孩子......。可以说她的生活挺悲剧的,但是她却似乎不怨天不由人,从最底层做起,硬是靠自己把自己家庭的生活变成了喜剧。

    这就是我的第一个感慨:对生活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

    从文章的描述里,我似乎感觉到了这种无可就要到乐观主义情绪,渗透到她的家庭的每一个角落和瞬间。她的孩子也是乐观的豪不自卑的(如果自卑就不会主动带春卷到学校去买啦!),我想这种乐观自信,是这位母亲带给孩子心灵最好的礼物,将伴随孩子的一生。

 

    而我对这篇文章的第二个感触是:赚钱在这个家庭,变成了他们心灵流动的共同活动。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最美的赚钱活动。

    首先,毫无疑问,这位母亲刚开始在街头炸春卷的时候,一定很辛苦,她说过挣得很少,而且还得供三个孩子读书。但是,非常可贵的是,这位母亲别从不因此把这种苦难感带给孩子,可能连她也并没觉得是苦难。这点在很多家庭就很难做到,大多数家庭的父母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向孩子灌输生活如何艰难,自觉不自觉地向孩子灌输父母如何辛苦,这其实是在心理和道德层面向孩子述说:我们养你很难,你欠我们很多,你一辈子也还不清。这样做其实是无意识的,也许是集体无意识。这样做维持了孝道,却也剥夺了孩子在生活中的乐趣感。

    我想起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的天的品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其次,这位母亲并没把责任强加给孩子。我也看到有不少中国的富翁意识到孩子不能娇生惯养,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要让孩子吃苦,比如鹰爸狼爸等。我觉得从心理层面来说,强加给孩子的责任感,并不能真正给孩子的心灵带来责任意识(因为是强加的,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有的甚至因此而产生逆反心理。

 

    再次,我看看赚钱,在他们家庭,成了一种有趣的生活,甚至是游戏,当然,这位母亲建立了很好的游戏规则,使得这个赚钱游戏能很健康持久地玩下去,并与社会对接上。

    我想起狼、狗和一些其他的动物,狼、狗、和所有动物,在幼年的时候,都会打斗游戏,这种游戏其实是的这些动物幼崽在很小的时候学到了捕食和逃逸的技能,将来远离父母也能在丛林里生存。

    赚钱其实也是人生存的技能,这位母亲把这个技能变成了孩子们的游戏,关键是这位母亲把这个游戏变得很有趣、很健康。

 

    最后,也是我最感动的是:在这个不断玩着的游戏中,一家人的心在一起流动。

    我们的问题是我们从小就被教育成现在是手段未来时目的,比如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才能当官活赚钱等等。所以,我们失去了现在,失去了童年,总是为了一个有一个的目标奋斗。

    我们与当下失去了链接(只是手段嘛),与内心失去了链接,也与家人失去了链接。

    但是,把赚钱当成这么美好的事,而且一家人如此有创造力地共同去做,在这个过程中,一家人的心在一起流动。

    当然,顺便也赚了钱,钱是幸福生活的副产品。

    关键是:与生活的链接,与家人心灵的链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