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在跟朋友同事聊:热爱是卓越的前提,而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也就是主人翁)是热爱的前提,唯如此,这种热爱才是发自内心的。这话是有感而发,也说了几年了。
中午我得回公司加班赶下午的会的提纲。在食堂饭后,我就跟同事说:我得回公司加班。赢来了同事的一阵概叹。坐电梯上公司的过程中,我心里冒出一个场景:董事长刚出来碰到我,说:老马,怎么又回来了?我摇摇头说:谁谁推给我的工作,我的帮他干一下。这样说不好,有点小气,我说:哦,这几天会多,晚上有很多宴请,活儿干不完,得加班一下。这样说也有点卖弄的意思,不好,就说:哦,我的效率不太高,看来我的方法的改善一下,这不?活没干完,加班补一下。
电梯门开了,啥也没发生,没有董事长,也没有其他人,公司卷帘门锁着,我突然意识到这都是我不自觉冒出来的念头。既然有念头,那就不要批判它,先觉察吧。
我跟同事说加班是不自觉的,念头的背后是要同事们觉得我勤奋我重要,而希望表现我勤奋我重要的背后,是我希望外界肯定我的价值,希望外界肯定我的价值的背后是我的无价值感,正因为无价值感,我不在内心求,反而在外界求。
我头脑中跟董事长的对话,内心的最深处,仍然是我内心缺乏价值感,需要外界认同,董事长代表着权威,他的认同当然更有力。
自省得更深,我与董事长的对话,还体现出我的竞争意识:即,别人不行,还得靠我。
看来,理与觉悟是两码事,我以为自己是工作的主人翁,并不代表内心的认同;知与行也是两码事,知道了并不代表就能践行。即使勉强自己去践行,内心并不认可,勉强的结果是内心分裂。
唯有时时觉察(不批判不评价放下一切观念地觉察),才能看到自己内心的深处。唯有看清自己的心,才能真正地觉悟。
只有真正地觉悟,才能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这就是善护念,就是修炼,就是时时在世事中觉察自己,就是心灵的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