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也不必躲在五岁以前的恐惧里,你也必须走出你父亲和你哥的阴影,你是国王,你必须活出自己。”《国王的演讲》中那个“冒牌医生”坐在大英的龙椅上,对着国王一顿棒喝!
一个好的文艺作品,一定是深刻揭示人性,并能散发出人性的光辉的作品,《国王的演讲》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博蒂是英王的次子,虽然位极人臣,但他有自己的痛楚---他是个结巴。这对于一个普通百姓,也许不是大问题,最多平时被人耻笑罢了,但对于一个位高权重的人来说,可就是一个大问题了。何况,博蒂最终成为了英国的国王,他的子民如何接受这样一个有重大缺陷的国王,其他国家如何看待英国。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人问题,而且更是涉及国格的问题。
所以,这对我们的主人公来说,是个巨大的难题。从心底,博蒂一直想逃避这个责任。他虽对自己的哥哥(温莎公爵)把爱江山只爱美人很气愤,但他阻止不了率性的哥哥弃江山而去。而此时国家正处于二战前夕,对英国而言,是生存还是灭亡,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好在,哥哥逃避了,博蒂最终还是勇敢地承担起来了。
但是,承担不是一个容易的事。
这部电影,看起来是博蒂矫正结巴的问题,实际上是博蒂如何战胜恐惧,英国如何战胜恐惧的问题。
开篇博蒂在英布利球场的演讲,简直糟透了,接下来是他数次非常失败的矫正结巴的经历,直到他太太(王妃)找到了一个医生(我忘记了他的名字,就叫A吧)。
但是,事情并没那么顺利,从五岁开始结巴,到四十岁来解决这个问题,谈何容易,何况还是一个位高权重的王子。A一开始非常坚持,王子必须要到他的诊所治疗。看起来很不合情理,但事后看来,这是唯一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矫正的过程艰难而跌宕起伏,看似个人的问题,放在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蕴含着重大的历史意义。王子数度绝望放弃治疗,甚至中途还发现A并不是一个具备医师资格的人,但是最终内心强大的王子,还是在强大的责任感面前,选择了勇敢地面对,战胜了自我,挑起了国家的重担。
与博蒂从从一个弱者到强者的主线相对应的是A,他以一个非专业人士,有着强大的自我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巨大的勇气,帮助博蒂,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战胜自我,拯救了英国,他的生命和博蒂一样得到了升华。
A是一个知道自己而且敢于挑战一切的人。从一开始,他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帮助博蒂,到敢于挑战权势,坚持己见,坚持王子必须到他诊所治疗,到大胆地一针见血地指出王子内心的恐惧,再到大胆提出王子必须挑起国家重任,每一次都冒着生命危险,体现出他的大勇。
而能看到王子结巴的问题根源在于他五岁前的恐惧,能够看到英国国家的希望在王子,能够拿出有效(佛学上叫做直指人心)的办法,标本兼治(结巴是标,恐惧是本),最终帮助王子战胜恐惧,做生命的强者,着都体现出A的大智。
片中,两个主角,博蒂和A,都是非常感人的,他们找到了自己,并勇于做自己;而他们做自己,也帮助了国家,实现了大我。
顺便说一下,这个片子也可以当成心理咨询的案例来学习。
这就是我在影片中看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一个回归自我实现人生升华动人篇章。
王子的恐惧,是我们人类普遍的恐惧,我们看到了吗?我们还在五岁前的恐惧中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