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第33章 不成功的保证-三个有毒的限制性信念
(2012-02-14 20:28:44)
标签:
转载 |
一连几天,志远把菲儿买回来的NLP的书翻看了一遍,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令他深深地感受到信念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尤其是他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在美国,有这样一对孪生兄弟,他们小时候生活在同一个家庭,过着同样的生活,并且同样只受过短短五年的教育。但当他们长大后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状况,哥哥经过努力终于成为一家大型企业的董事长,并且还有一个美满的婚姻和三个可爱的孩子,他每年都会拿出大量的金钱来做一些慈善事业,因此赢得不少赞扬和荣誉。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的弟弟后来成了一个靠偷窃和勒索为生的瘾君子,并且因强奸罪被送进了监狱。
有意思的是,当记者问到他们为什么会有今天的结果时,他们的回答居然惊人的相同:我出生在一个破碎的家庭,我有一个冷酷无情的爸爸,他嗜酒如命且毒瘾甚深,有好几次差点把命都送了。他的脾气十分爆燥,经常打我妈妈。因为在酒吧里和一位看不顺眼的酒保斗殴,我爸爸稀里糊涂地成了一名杀人犯。因此,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四处流浪。我有这样一个爸爸,我还能怎样?
同样的家庭,同样的环境,两个孪生兄弟的命运竟然如此不同,究竟他们有着怎样不同的思想和信念呢? 志远很想知道,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信念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命运的呢?
在印度,大象是用来搬运货物的运输工具。当大象不需要工作的时候,那些工人用一根拇指粗细的麻绳就可以把一头七八吨重的大象栓在一旁。它不挣扎,也不叫喊,只会乖乖地站在那里,绝不会挣断绳索跑掉。
甚至曾有报纸报道,几头马戏团的大象在失火时,因为被拇指般粗细的铁链栓在柱子上而活活被烧死,我们知道大象的力量足可以挣断十几根这样的铁链,但是为什么这个陆地上最有力量的动物会被细细的铁链牢牢地锁在那里呢?
原来,训练大象的人在大象还非常小的时候,就用这样的铁链来拴着它,结果小象那时试图挣断铁链时,因为它还很弱小,所以每次挣脱都只是徒劳,甚至铁链会磨破它的皮肤,流出血来,弄得它很痛很痛。于是,这时的小象便形成了一个信念:我是不能够挣脱掉的。
这个信念深深地烙印在它的脑中,以致即使在长成大象后,就算可以轻而易举地把铁链扯断,它也不会去尝试了,即使失火了,也只能是被活活地烧死在铁链上。所以,我们想一下就会知道,把大象栓在那里的究竟是那根铁链,还是它脑中的那个信念呢?
和大象的成长过程一样,当我们小的时候形成了一些限制性的信念,在我们长大后将很难改变,人的大脑在7岁时80%的神经网络就已经形成,也就是说潜意识中80%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观已经形成。所以,我们中国人有句老话说的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这些紧箍咒把我们紧紧限制住,然而因为这些限制性的信念都是在潜意识中的,平时甚至很难被察觉到。唯有我们学会解读和改变潜意识的方法,才能清除这些有毒的限制性信念,否则我们一生的命运就将被它们所限制。
我们大部分人的现状就是那个被压在五指山下的齐天大圣,纵使有无限潜能、十八般武艺、七十二变,分明可以翱翔无垠的天地,却因为限制性信念的桎梏,而失去了生命的自由!
限制性的信念就像一根根绳索,捆绑住了我们身心灵一处处机能部位,牢固的限制性信念就像打了个死结,和价值观一起形成了我们终生的人生模式。由信念和价值观形成了模式最终形成了命运。
我们失去了自由,其实就是失去了判断的自由,选择的自由,成为的自由,生活方式的自由,和对自己命运的掌控。而对自己命运能否掌控,是决定人是否快乐、幸福、成功的关键。
看了这篇文章,志远感悟颇深,记得当年自己上初一时,第一个学期连续几次数学考试都不理想,慢慢地就开始觉得自己学不好数学了,结果初一第二个学期拼命努力学数学,成绩却一直都在及格线上下徘徊,一直都没有什么起色,自己郁闷得不得了。后来上初二前的暑假,为了提升自己的数学成绩,让妈妈帮着找到一个老师给自己补习数学。
没想到,当 时那位老师的一句话就把志远给唤醒了。当时那位老师问:你小学的时候数学成绩如何啊? 志远当即想到自己上小学时数学成绩一直都不错的,五年级时是班级的数学课代表,而且还曾代表学校参加过市里面组织的数学奥利匹克竞赛呢!
想到这些,志远当时也开始好奇起来,为什么自己小学时很轻松地就能把数学学好,上了初中却学得如此吃力呢?
当时那位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志远,让志远明白了自己的问题出在了哪里。
老师说:学好数学有三个关键:一是基础知识要扎实,因为数学是一环套一环的,前面的知识没学会,就会影响到后面学新的知识。第二,要相信自己能学好,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能学好,学起来就会很吃力;第三,学习的时候要有好的状态,学习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就会有什么样的学习效果。
志远当时回想了一下自己这一年来的经历,第一个学期自己数学的基础没打好,但是因为不断地学习新知识,自己没有弄懂的地方一直都没有补上,结果考试成绩不断下滑的同时,自己也渐渐相信自己学不好数学了,结果每次一上数学课,自己就觉得自己的大脑变迟钝,老师讲的内容自己总是理解得很慢,写数学作业的时候也心烦。现在都开始怀疑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了。
当时,这位老师用的方法很独特,他教志远每次开始学习数学时,先静坐深呼吸3-5分钟,回想自己过去学习数学很轻松、很开心的经历,然后再开始学习,补习初一数学的过程中,这位老师不断地肯定志远掌握得好的地方,让志远慢慢地找到了胜任感,对学习数学越来越有信心了,结果一个学期下来,自己已经是一看到数学题就兴奋了。
初二一开学,班级搞了个摸底考试,没想到志远的数学成绩竟然是班级第三名,这让志远兴奋了整整一个星期,感觉自己上数学课时的坐的姿势都和以前不一样了,也敢举手提问了。虽然初二的数学比初一时更难了,但是志远的数学成绩却一直保持在班级的前五名。这个经验,让志远终生难忘。
当时,自己只是很感激那位给自己补习数学的老师,现在回过头想想,很关键的一个转变,不就是自己当时那个限制性的信念转变了吗? 从相信自己学不好数学,到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数学,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并没有多大的不同,但是却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想到这儿,志远体会到了原来自己也一直深受信念的影响,同时也想深入了解一下NLP所说的三个有毒的限制性信念究竟是什么,这些信念到底会对我们的人生有多大的毒害,又如何去除它们呢?他捧着书继续看下去。
NLP的大师们发现,有三个限制性信念深深地限制着我们人生的成功快乐,而且这三个限制性信念会毒害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无意识地做很多事情自我挫败,一个人若是抱持着这样的信念生活,无论多努力,都很难拥有成功快乐的人生。
NLP所说的三个有毒的限制性信念包括:
我不会成功:
有某种类型的父母是属于挑剔型的父母。无论孩子做了什么,他们的“心灵焦点”总是放在孩子做的不够好的地方。
经常对孩子说:
“你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题都会做错,你这样的人长大能有什么出息?”
“都上中学了,你怎么连这么点事儿都办不明白?”
“怎么见到长辈也不知道说句话,哪个单位愿意要你这么内向的人?”
日积月累的影响下,孩子的潜意识会相信“我的努力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当这样的信念带到我们成年,就会出现我们常常看到的:这个人明明想要成功,也很努力打拼,但就是不成功。更严重的,这个人甚至连想要成功的想法都没有了。这都是潜意识深藏着“我不会成功”的限制性信念。
所以很多人学了很多成功的方法,却并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功,因为潜意识的力量比我们的主观意识力量大得多。我们主观上想要成功,潜意识里却不相信自己有资格成功。
很多人很努力地工作,但是在“临门一脚”往往出现很多例如担心、害怕、忧虑等负面的情绪。结果,事情往往搞得不好,甚至失败。又有些人甚至不敢想象自己会成功,一味原地踏步,就是因为这个深藏的限制性信念在限制着你。
我没有价值:
有些父母会甚至否定孩子的生存价值。例如你可能听过下面的话:
“就考这点分,你还有什么用?以后只能去要饭!”
“你要是考不上重点高中,你就不回来见我了!”
“你可真没用,真后悔当初生了你!”
“你看我们那些同事的孩子,哪个不比你强!”
“我整天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可你一点也不争气。”
“你怎么这么笨?养你这样的孩子真倒霉!像你这么没出息的人,将来只能去要饭。
“看你那熊样,什么也不是,你咋不替好人死了?”
“别让我看见你,看你我就烦,滚!”
这样的话比起“我不会成功”更具杀伤性。常常听到这些话的孩子会对人生产生怀疑,完全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更加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拥有这样信念的人通常会生活得相当痛苦,他不敢追求梦想,不敢提出要求,不知道如何达成目标,生活和工作总是缺乏自信和热情,自卑、虚荣,甚至经常感到空虚和抑郁,严重者甚至会有自杀倾向。自我价值感不足的人往往害怕会成为别人的负担,亦会常常有一种自责的感觉。如果他幸运地建立一个亲密关系,他会把自己的人生完全托付在对方身上,觉得自己的幸福快乐全都要靠别人来给他,甚至拼命地维持毁灭性的感情关系。
我没有办法:
很多人常常被困难阻碍,又或者事情总是不顺利,有些人会认为自己没有别人聪明,没有办法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这样的限制性信念同样是来自他的小时候。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很聪明的,对问题常常会想出非常有创造性的答案。但是这种创造性的思考过程却没有得到父母的鼓励和认同。
有些所谓万事通的父母,经常教导孩子应该照他的话去做,不允许孩子有不同意见。其实这些父母正在教导他们的孩子不要去思考,不要发挥创意。
结果,孩子形成了遇事不动脑筋的习惯。久而久之,他们相信自己没有办法解决困难。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学校一遇到问题就不想上学,一旦与同学、家长、老师发生冲突,就会自动选择逃避问题,想到的方法都是离家出走、逃学、躲到网络世界、吸毒、包括自杀,这些统统都是当一个人不懂得如何解决问题时做出的选择。
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因为情感问题动不动就分手了事,夫妻之间出现了一些问题也不知道如何解决,动不动就分居、离婚,甚至动不动就要让父母出面来解决小两口的问题。
刚刚走入社会的年轻人,也有很多人在工作中一遇到问题就想要逃避,跳槽、不辞而别,甚至无法处理好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等,甚至很多人成了只会考试做题的考试机器,严重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现在我们看到大量的企业招不到人才,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
以上就是NLP所说的三个有毒的限制性信念,这些信念在潜意识里偷偷地限制着我们,让我们明明想要获得成功快乐,却常常无法做到。
深受这三个限制性信念毒害的人会表现出三大特征,那就是:无助、无望、无价值感。无助、无望、无价值感,也是心理健康出现危机的表现。
无助,就是觉得自己帮不了自己,别人也帮不了自己;无望,就是对自己、对这个世界失望,甚至绝望,对未来没有了希望;无价值感,觉得自己没有用,一无是处,人生没有意义。这样的生命状态必将导致一个人出现各种心理困扰和身心疾病,甚至走上绝路。
深受这三个限制性信念毒害的孩子会有如下的行为发展倾向:
吸引别人注意→争取权力→报复→自暴自弃→自杀
我们中国人有句老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说得不无道理。7岁时,我们大脑中的神经网络80%已经形成,同时也就意味着我们人生的基本信念80%已经形成。 所以,如果我们在小的时候受到了错误的教育,往往会形成上面这些限制性的信念,让我们无法享有成功快乐的人生。
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够清除这些限制性的信念,改变自己的命运呢?有一位成功学大师说得好,想要改变一个人,最快的方式就是改变他的潜意识,而改变潜意识最快的方法就是催眠。
然而,催眠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很深奥的一门学问,幸运的是,NLP最初的诞生就是来自两位天才对三位大师的模仿,其中一位大师就是催眠大师米尔顿·艾瑞克森,通过对天才策略的复制和总结,我们可以轻松掌握改变潜意识的魔法,即使你没学过催眠,也一样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潜意识,甚至可以做到在五分钟内治疗一个恐惧症。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走进NLP的课堂,学会改变潜意识的有效方法和策略,能够成功地把我们潜意识里的限制性信念修改成强有力的卓越信念,重新设计我们心灵的软件。
很多人借助学习NLP获得了改变潜意识的系统方法,让自己无论在身心健康、人际关系、事业发展,以及人生规划方面,都拥有了NLP这套强大的工具,创造着生命中一个又一个奇迹!
看完这篇文章,志远回想到自己学习催眠和NLP的几年时间里,自己和身边的人发生的那些神奇改变,不禁暗自庆幸,自己能够这样早学习到这些改变命运的学问,在这四年大学时光中有如此大的成长和改变,现在自己每一天都感到成功快乐,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同时,想到身边还有那么多的同学、朋友还不清楚自己人生的方向,甚至很多本来很优秀的同学却被那三个的限制性信念毒害着,志远的心底也升起了一个愿望,他要做一个NLP的传播者,让更多的人受益于NLP这门心灵成长的科学,活出自己想要的成功快乐。
当然,志远心中也有了一个榜样,那就是教练。他记得教练说过,成功是可以复制的,NLP的精髓就是复制卓越。志远相信,只要自己跟随教练学习,复制他的思想和行为模式,自己也一定可以像教练一样,做一个生命的发光体,总能给身边的人带来支持和帮助。
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既然心理健康出现危机的表现是无助、无望、无价值感,那么让一个人心理健康提升的方法不就是有助、有望、有价值感吗? 一个人有了方法可以帮到自己,又能够得到他人的支持,就变成了“有助”;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并一步一步获得一些小小的成功和肯定,也就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希望,不断肯定自己过去和现在做得好的地方,自我价值感也就会得到提升。
想到这些,志远有点兴奋,同时又有些好奇,不知道自己的这些想法是否正确,他渴望能与教练在这方面做一个探讨,验证自己想法的同时,也想听听教练的意见:想成为一个像教练一样的人,自己从现在开始要如何做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