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拨开迷雾  对自己人生负责

(2011-07-23 08:50:37)
标签:

杂谈

    记得武志红老师有篇博客说到他姐,以前每次去他姐家都尽量晚去早走,目的就是躲避在他姐家吃饭,为什么呢?因为他姐饭菜做得不好吃。为什么做得不好吃呢?武志红发现主要原因是他姐不想做又勉强自己做,勉强自己做得原因是人情(弟弟来了你还不做饭款待?),不想做的原因是深层的心理:做饭的人没出息。

    好像这篇博客的标题是《你不能辜负的自己》,就以上面的例子,姐姐既然要做就得认真做好,不要既勉强自己做又不愿意做,表面看起来是为弟弟做饭,但弟弟只是偶尔来吃,甚至完全可以不来吃,姐姐唯一回避不了的恰恰是自己。饭,你可以做,也可以不做。你不做,出去吃,看起来好像浪费了一点钱,其实节约了大家的时间,也就是节约了大家的生命,或者说,使大家这段的生命过得质量更高。你满怀怨气地做,大家满怀不良情绪地吃其实是对生命最大的浪费。所以,武志红老师在这里对他姐说:其实做饭的问题是对她自己负责的问题。

 

    我们生命中有很多时候,就像武老师的姐一样,有很多事,内心不愿做,却一再勉强自己去做,我们好像做什么事情都是在为别人,为什么崇高的理由,结果内心不愿意,又不得不做,我们的人生似乎陷入了一种困境和一个诡计之中,困境是不愿却不得不做,内心的自由没有了,很纠结,似乎行尸走肉般,生命陷入严重的不自由、无意义状态。诡计是:我们似乎都是在为别人做,为什么主义做,似乎别人、主义必须对我们的生命负责,我们的生命是糟糕的,那就是别人和什么主义害的,我们可以装的不计较,以此欺骗自己的内心。

    要走出这种生命的悖论,我想首先是要搞清楚,我们的人生是自己的,不管我们的人生际遇如何,我的是否自由是由我们的内心决定的,即使此刻你就将死亡,你至少还是可以选择你的死前的心情。

    除了搞清楚这个人生最大的问题之外,我想还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1、你真的是没有选择吗?

    我想人生之不自由,主要在于我们的欲望和恐惧,所有地欲望和恐惧都源于不了解。仔细向内心看,几乎所有的恐惧都是童年幼稚的心理模式在起作用,看清楚就会放下。而欲望有太多,而且互相矛盾,使得我们进退维谷,我们的人生经常陷于这种不知所措之中,有如陷于万古心理枷锁之中。

    2、你的人生真的是为了谁?

    我看到过这样的论述:那些觉得自己生命没什么意义的人,就会热切地参与(干预)别人的事,或投入貌似宏大的事业中,比如革命,如此一来,似乎自己的生命变得具有意义。

    但这是一种心理的诡计,使得我们可以抛弃自己的自由,同时还可以随意干涉别人的自由---以神圣的名义。

    我们的人生首先是为了我们自己,只有真正看清自己,为自己做事,其实才是无怨无悔真正地为别人服务。

    3、你真正想做什么?

    前天,我看到一篇报道,说的是一个专门做临终关怀的老护士,她总结了很多死去的老人在临终前的遗憾,排在第一位的是:这辈子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们传统文化有一种倾向,似乎为自己就是自私,做自己想做的是就是不道德,要克己复礼,似乎只有克己才能复礼。

    我们世间的自私其实是一种迷失,并不是真正的为自己。在觉悟者看来,世间的自私都是在争夺占有虚妄之物,如钱财、虚名、权利等等。

    真正的自私,才会从内心生出自由的生命的能量,同时生命的真相是无我无相,为我即是为众生。在这里就不展开说觉悟了。

    我的体会是,如果我们看清楚自己,我们会发现我们真实的需求其实是与众生一致的,爱自己,做自己内心喜爱做得事,就是真正爱众生。

    可惜,我们大多数人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迷失了自己,我的不知道自己一生喜欢的事了。

    那么,我们至少去喜欢我们做得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最大的奢侈
后一篇:单纯的喜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